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名 60 岁女性在全髋关节成形术后接受红细胞输血。输血过程中,她诉畏寒,体温从 37.6°C (99.7°F) 升高到 38.9°C (102°F)。血流动力学稳定。予以停止输血,实验室检查证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输血停止后不久发热缓解。

案例#2

一名 30 岁男性机动车撞车事故后四肢多处损伤,情况稳定但贫血。输血后不久,患者诉颈胸部瘙痒。他胸部出现荨麻疹。输血停止,给予抗组胺药。症状快速消退。

其他表现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及过敏性荨麻疹反应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急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较之不常见,并和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相似,但易迅速进展为溶血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 (DIC)。迟发性反应也较不常见,包括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通常较轻或亚临床)、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为斑丘疹和胃肠炎),以及输血后紫癜(表现为粘膜出血和血小板减少)。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