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立即发病,常由错误引起。在美国,据估计红细胞成分错误输给患者的几率在 1/12,000 到 1/19,000 次输血之间。[1][2] 据估计,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死亡率为 1:800,000 次输血。[3]2008 年在英国,报告给 SHOT 关于血液成分输血错误的发生率是每 100,000 例中 16.8 例,共 262 起血制品输错。[4]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一种更常见的输血反应。临床上血制品普遍经过去白细胞,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频率对红细胞制品是 0.15% 到 0.19%,对血小板制品为 0.11% 到 0.15%。在常规输非去白血液制品时,这一反应的发生率更高,红细胞制品为 0.33% 到 0.37%,血小板制品为 0.45% 到 2.18%。[5][6][7]

变态反应也常见,输血过程中的总发病率为 0.4% 到 3%。[8]大多数反应只会出现荨麻疹。过敏反应罕见 (1/20,000 到 1/50,000 次输血)。[9][10]尽管很难精确界定,但是据估计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病率大约为 1/2500。[2][11]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鲜有发生,大多数限于使用免疫抑制的患者。[12]输血后紫癜相应比较少见,男女发病率为 5 比 1。[12]据估计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TRALI) 发病率在所有输血案例中为 0.04% 到 0.1% 之间。[13][14]在美国 TRALI 是输血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输血相关死亡的发生率据估计在 5% 到 8%。[15][1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