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一级预防

改善口腔卫生,特别是在义齿佩戴者,同时对唾液分泌减少或者患口干症的患者进行唾液腺重建,这些都是预防口腔念珠菌病的措施。[22]抗真菌药物常预防性应用于接受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患者,HIV感染的免疫低下患者,或骨髓、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以预防局部和全身性念珠菌感染。在癌症患者中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将使患者获益已获得公认,并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中可预防口腔念珠菌病。[53][54][55][56]证据 A对于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其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或预防可选用经胃肠道充分吸收的药物(例如,氟康唑、伊曲康唑)。[54][56][55]证据 C

在艾滋病患者,已有报道发现制霉菌素可延迟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而在预防口腔念珠菌病发展方面氟康唑被证明比克霉唑更有效。[57][58][59][60]证据 A关于对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应采取连续性还是间歇性治疗,以及对糖尿病患者是否应使用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目前数据尚缺乏,无法给出推荐意见。[22][61]

一些证据表明,在极早期早产和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口服/外用非吸收的抗真菌药物,可减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风险。[62]

二级预防

对基础疾病的合理治疗可有效防止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例如,治疗HIV感染,恶性肿瘤,或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由于及时治疗往往有效,大多数的HIV专家不推荐对于复发性口咽念珠菌病采取二级预防。[24]但是对于频繁或严重的复发,建议氟康唑预防性使用。[24][65]证据 A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