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疾病的缓解通常被定义为缺乏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且随访时进行的血管成像检查未发现新发血管病变的证据。[2][6]虽然多数患者达到了疾病缓解,但大多数患者在糖皮质激素外还需联用免疫抑制疗法。[6]约 20% 的患者的病程表现为单相。[2]在一项研究中,当每日的泼尼松龙(泼尼松)剂量低于 10 mg 时,仅 28% 的患者得到大于 6 个月的持续缓解,而仅 17% 的患者在停用泼尼松龙(泼尼松)后仍持续缓解。[6]

80% 以上达到疾病缓解的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2][6]即使持续使用免疫抑制治疗,也可能会出现复发。复发表现为血管成像检查中出现新发血管病变,通常伴有急性期标志物升高,但是可以缺乏这个活动性疾病的实验室证据。[6][40]

死亡率和发病率

心力衰竭是死亡的常见原因。[18]长期发病率主要与血管缺血引起的并发症有关。症状性肢体疼痛或不适可在约 50% 的患者中出现。与下肢相比,上肢疼痛或不适更为常见。胸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受累、冠状动脉炎和肺动脉炎是已知与死亡率增加相关的并发症。预计 Takayasu 动脉炎的 5 年死亡率在 70%-93% 之间。[41]

妊娠

由于大动脉炎主要在年轻女性中出现,所以经常要考虑到妊娠这个因素。虽然有关 Takayasu 动脉炎患者妊娠的数据很少,但已有成功妊娠的报道。[6][42]在一组患者中,确诊 Takayasu 动脉炎后,妊娠的年发生率下降,但流产的比例呈上升趋势。[42]妊娠期必须严密控制高血压。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