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事件可产生全脑症状,比如精神错乱或晕厥,也可能会造成局灶性症状,并需要作为TIA的类似疾病进行排除。
床旁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可以快速提供信息,但是静脉血血糖更准确。
血糖<3.3mmol/L(<60mg/dL)提示低血糖是TIA的类似表现。
重度低钠血症会引发癫痫或全身乏力;极低的血钾或极高的血钙也会造成全身乏力。 其他病史因素通常会提示这些异常。
很低或很高的钠、钾或钙含量说明症状的原因是非缺血性的。
白细胞计数增加提示感染是症状的起因。
严重贫血可导致无力,但通常是全身性无力。
红细胞增多、极度血小板增多或极高白细胞计数可增加脑灌注不良的风险。
血小板减少症是颅内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并且是发生二次卒中时应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治疗的禁忌证。
一般正常
如果就诊时神经功能缺损仍然存在、有理由怀疑凝血功能异常(例如,有肝脏疾病或使用抗凝治疗)以及正在考虑针对卒中的溶栓治疗,则进行这种检查。 早期二次缺血事件的高风险患者中完成这些检查会帮助加速未来溶栓的决策。
正常,除非患者已经在抗凝治疗或有肝病或抗磷脂抗体。
应该对所有TIA患者进行心电遥测/动态心电图试验以评估心房颤动和其他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可增加血栓性脑缺血的风险。
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肥大等其他异常是基础心脏疾病更加不具有特异性的发现,其可能反映充血性心脏衰竭 (CHF) 或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可能存在心房纤颤
在一些病例中,MRI可作为初步评估。 这一检查是有帮助的,但并不普遍推荐,因为它在某些地区无法进行,而且它的成本效益已经受到质疑。[41] 当 MRI 不可用时,建议进行头部 CT。
如果是阳性,则MRI会定位梗死灶,提示病因并鉴别TIA和卒中。 梗死的存在证实了缺血,而异常的弥散加权成像提示发生未来事件的风险增大。
部分患者(而非所有患者)在临床缺陷消退后,异常弥散成像可逆。
磁共振成像还可以评估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的斑块或肿块病变等在内的其它病因。
半数患者弥散成像阳性
如果无法使用MRI,则做头部CT检查。
CT 扫描很难明确 TIA 或早期卒中是否存在缺血现象,但是它几乎具有 100% 的敏感性来排除急性出血。
新局灶性缺损需要CT扫描来将缺血与出血相鉴别。 出血并不常见,但是会威胁生命,并且是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禁忌证。
一般正常
推荐将 ESR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 (CNS) 血管炎诊断检查的一部分,例如颞动脉炎,但是在许多中心中并不是常规检查。
老年患者如有颞动脉压痛、颌跛行或风湿性多肌痛症状,应进行该检查。
如果怀疑患有血管炎,那么ESR是最有用的;除非存在系统性疾病或血管炎,否则ESR通常不会明显升高。
应该对所有TIA患者进行心电遥测/动态心电图试验以评估心房颤动和其他心律失常。
即使是阵发心房颤动,会增加栓塞事件的风险。 延长的动态心电图( Holter 监测)较心电图和短期遥测监护而言,可发现更多患者中的新发心房颤动/扑动。[42][43]
间歇性心房颤动;30 天的心电监护检测出 7% 的患者有阵发性心房颤动,而这使用短期心电图监护是无法诊断出来的,这常会引起二级预防抗凝治疗的改变
可评估心脏内的异常,如心脏瓣膜疾病、旁路或心室内血栓。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比经胸廓超声心动图的敏感度高,但风险也更大,仅用于临床高度怀疑或年轻的隐源性卒中患者。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检查。[45]
结果可变;最可能改变对具有心脏疾病、异常心脏检查或异常ECG病史患者的治疗。
超声检查是动脉狭窄的筛检手段。
同侧颈动脉狭窄提示动脉-动脉栓塞事件为病因,是手术或介入治疗的靶向。 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作为后续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异常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结果。
颈动脉多普勒对后循环 TIA 没有益处。 颈动脉多普勒无法显示颅内脉管系统。
存在狭窄
可能会被纳入急性卒中影像学检查方案中作为初始筛查,或用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的后续检查。
存在狭窄
可能会被纳入急性卒中影像学检查方案中作为初始筛查,或用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的后续检查。
存在狭窄
不经常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少数病例中,这可能会作为一种补充检查,进一步评估其他影像学检查中提示的颅内血管狭窄。 研究证明对颅内血管狭窄的积极药物治疗优于支架介入治疗。 [48]
存在颅内血管狭窄
适用于高血凝预测概率较高的患者。
与动脉血栓密切相关的血栓形成状态为抗磷脂抗体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通常为阴性,除非是存在明显家族史或原因不明TIA的年轻患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