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存在羊水粪染 (MSAF) 的婴儿,在产房中可能并无大碍,但随着 MAS逐渐进展、可出现轻至重度的呼吸窘迫,儿科医生应在产房时就对婴儿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
在产房中,首先需确给予常规护理,必要时予以复苏术以使婴儿生命体征平稳。
分娩时有MSAF,但母亲无 B 族链球菌或其他感染史,出生时有活力、无呼吸窘迫的健康足月儿,可在常规产房护理结束后视为正常新生儿留在母亲身边。 对出生时有 MSAF 的婴儿常规行胃内容物吸引术不能预防 MAS。[40] 对于这些婴儿无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仅当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或实验室检测发现感染时才能使用抗生素(例如绒毛膜羊膜炎、长时间的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心率异常和过期产)。 对出生时有 MSAF 的婴儿常规行胃内容物吸引术不能预防 MAS。[40] 使用广谱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 如果 48 小时血培养为阴性且婴儿无症状时,应停用抗生素。 如果血培养呈阳性,抗生素应连续使用,共 7 日。
当婴儿出现轻度呼吸窘迫、呼吸急促、轻度紫绀和吸凹时,应收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进行治疗和观察。
应将婴儿置于暖箱中或保育箱中,持续监测氧饱和度。
给予头罩或鼻套管吸氧,使氧饱和度维持在 92%-97%。婴儿通常需要短期(48-72 小时)的吸氧(FiO₂<0.40)。随着呼吸窘迫开始改善,根据其耐受情况及血氧饱和度读数,每次可将 FiO₂ 下调 5%。
在营养支持方面,应于生后第一天即开始静脉输液,补充营养。随着婴儿呼吸状态的改善,可在其耐受的情况下,改为鼻饲或经口喂养。如果喂养不足,应增加静脉输液量,以满足每日需求量。宫内生长受限和重度缺氧性损伤的婴儿可出现低血糖。需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直到低血糖消失。
仅当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或实验室检测发现感染时才能使用抗生素(例如绒毛膜羊膜炎、长时间的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心率异常和过期产)。 使用广谱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 [ ] 如果 48 小时血培养为阴性且婴儿无症状时,应停用抗生素。 如果血培养呈阳性,抗生素应连续使用,共 7 日。
此类患儿通常会在 3-5 日内恢复正常。 然而,如果出现中度窘迫症状,除了以上管理之外,应将患儿转移到 II 级或更高级别的 NICU 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护理。
这组患者包括对上述治疗无反应的中度呼吸窘迫婴儿,或者就诊时即有中度呼吸窘迫的婴儿。他们需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 或高 FiO₂ 的机械通气,并且最好在 III 级 NICU 中由新生儿医师进行治疗。
对于有自主呼吸、呼吸运动良好的婴儿,如果 FiO₂ 需要大于 0.40 才能维持正常氧饱和度,则应开始经鼻套管给予 CPAP。若胸部 X 线检查 (CXR) 提示有气漏或空气潴留,应避免使用 CPAP。并发症包括腹胀、因潜在的球瓣机制或流量过多导致的空气潴留,以及压力扩张。应密切监测这些潜在并发症。
所有患者都应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如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 [ ]
支持性疗法包括含有氨基酸溶液和脂肪溶液的胃肠外营养,以满足热卡需求。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后,患儿呼吸窘迫仍无缓解,则需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指征:FiO₂>0.60,呼吸做功增加或呼吸暂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更差且显示 PaO₂ 低(<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 70 mmHg,pH 值降至<7.25)。婴儿一旦接受插管且病情稳定,就应完善血气分析和 CXR,以评估病情。
MAS 患儿肺表面物质的活性可能会改变或失活。 气管插管后可立即经气管导管推注一剂肺表面活性物质,作为此组患儿的额外治疗。 证据表明,给中重度 MAS 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以降低其进展为呼吸衰竭、需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支持的风险。[41] 合并气胸时,需事先放置胸管治疗气胸,而后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 少数气管插管的患儿可用稀释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行肺泡灌洗,尤其是无 ECMO 时。 用稀释胎粪进行肺灌洗可能有效,但仍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以确定远期疗效。[42][43] [ ] 因肺灌洗可能出现严重的氧饱和度下降,仅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才能进行此项操作。
MAS 婴儿更容易出现低血压,尤其是在使用镇静剂后。 许多婴儿在出生时有窒息,可能出现心肌抑制和低血压。 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常被用于维持较高的体循环压力、避免因同时使用镇静剂后导致的低血压。
难治性患儿应转移到IV 级 NICU(如果 III 级 NICU 没有 ECMO),由新生儿专科医生治疗、并尽可能给予一氧化氮吸入 (iNO)或 ECMO支持。
包括机械通气下高氧吸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仍无效,或伴有严重的呼吸窘迫表现者。 这些婴儿最好在 III 级 NICU(或 IV 级,如果 III 级没有 ECMO)由新生儿专科医生治疗。
机械通气下高氧吸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仍无效者,多伴有持续肺动脉高压 (PPHN)。如果双侧脉搏血氧测定或超声心动图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且氧合指数>25,应给予 iNO 治疗(初始浓度为 20 ppm)、常频或高频机械通气 (HFV)。[44][45] 开始 iNO 治疗前,建议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除外心脏疾病、评估肺动脉压力和心室功能。约 60% PPHN 患儿对 iNO 治疗有反应。[44] 对有呼吸衰竭的足月和近足月婴儿进行 iNO 治疗后,体外膜肺氧合 (ECMO) 的使用减少,氧合作用改善 50%,氧合指数在 30 至 60 分钟内减少 15.1。[45]
对有重度呼吸窘迫表现的患儿,治疗包括 HFV加iNO。
如果婴儿对iNO 治疗和 HFV 无反应,应给予 ECMO 治疗。 适应症包括肺泡动脉氧分压差>610 mmHg 且氧和指数≥ 40。[46][47]
必须维持动脉血压高于体循环血压的水平,以克服在导管水平由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PPHN)引起的右向左分流。正性肌力药物(例如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常被用于患有 MAS 和 PPHN 的婴儿,以维持较高的体循环压力,并避免因同时给予镇静剂后导致的低血压。尽管临床医生采用该措施来提高氧分压水平,但目前尚无设计较好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些推荐。
可以考虑使用碳酸氢钠进行全身碱化来治疗酸中毒,[48] 但由于缺少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因此并不常用。使用碳酸氢钠时,医生应意识到:在缺乏充分通气时可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及潜在的电解质紊乱(高钠血症)。[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新生儿出生时有羊水粪染,其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和管理。 BE:碱过剩;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FHR:胎心率;IV:静脉;NO:一氧化氮;PPHN: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由 Dr Vidyasagar 和 Dr Bhat 创建。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