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新发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事件 |
短期 | 高 |
初始阶段未接受治疗的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为30%~50%,包括5%的血栓性死亡风险。[3]使用非肝素抗凝剂治疗似乎可降低50%~70%的血栓形成风险。[43] |
||
治疗相关的出血 |
短期 | 高 |
非肝素抗凝剂治疗期间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根据所用药物及合并症的不同而变化(估计范围为3%~14%)。[43] |
||
截肢 |
短期 | 低 |
6%~10%的确诊为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需要截肢。[42] 迄今为止,对于肢体缺血(由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引发的大血管和微血管血栓造成)患者,没有证据证实非肝素抗凝剂可有效降低截肢风险。 |
||
静脉性坏疽 |
短期 | 低 |
在过去,当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用于治疗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且没有叠加非肝素抗凝剂时,蛋白C水平的下降速度快于凝血酶原水平,这引发了一种血栓形成前状态。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如华法林诱导的皮肤坏死和静脉肢体坏疽(无动脉闭塞情况下的远端缺血性肢体坏死)。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