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魏氏法测得的红细胞沉降率≥50 mm/小时是美国风湿病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 的诊断标准之一。高达 10% 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50 mm/小时。
在无炎症的情况下,许多其他疾病(包括贫血和副蛋白血症)也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约 5% 的病例)的红细胞沉降率也可能正常。
红细胞沉降率>100 mm/小时有助于预测颞动脉活检阳性(似然比 1.9)。[29]
如果患者在接受急性期反应物检测之前服用过糖皮质激素,则结果可能低于预期值。
采用魏氏法测得的 ESR≥50 mm/小时
大多数患者出现升高。CRP 不受贫血影响。偶尔可出现 CRP 升高而 ESR 正常。
升高
对于所有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的患者,均应检查该项。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应促使评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患者通常有正色性正常红血细胞性贫血伴白细胞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正常和血小板计数升高;也可有轻度白细胞增多
常见轻度异常,治疗后恢复正常。持续或严重异常应促使筛查潜在病因,包括恶性肿瘤和肝炎,因为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类似于某些患者的巨细胞动脉炎。
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常轻度升高
是巨细胞动脉炎的确诊试验。所有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的患者都应接受颞动脉活检。如果一侧活检正常,应在对侧进行第二次活检。由于病变可能是节段性的;因此,需要取足够长 (3-5 cm) 的标本以提高确诊率。双侧标准活检的阴性预测值 >90%。[5][29]
组织病理学通常显示肉芽肿性炎症;约 50% 的病例存在多核巨细胞;炎症浸润可能为局灶性和节段性
对于疑似大血管受累的患者,可进行主动脉弓和大血管的常规血管造影术、CT 扫描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这些患者包括存在脉搏减弱或消失、杂音或血压不对称的患者。约 10%-15% 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发生大血管受累。[3]
可能显示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或肱动脉近端狭窄或阻塞;放射影像学成像通常显示平滑的逐渐狭窄;下肢血管罕有受累;主动脉壁增厚或阻塞可能提示动脉炎
可用作新诊断工具,有助于评估活动性疾病,活动性疾病可被显示为大血管(主动脉及主要分支)的 FDG 摄取增加。[26][27] 对于炎症标志物升高和诊断不明确的患者,FDG-PET 可能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恶性肿瘤。但 FDG-PET 无法评估颞浅动脉的炎症。此外,对于评估持续性或复发性 GCA,FDG-PET 的效用尚不确定,这限制了其在患者纵向随访中的使用。
可能显示大血管(主动脉及主要分支)的 FDG 摄取增加
对于某亚组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上肢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超声是新兴的检查方法,可显示壁增厚、狭窄或阻塞。
可提示壁增厚、狭窄或阻塞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