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危险因素包括:儿童及 40 岁以上;接触高强度全球紫外线辐射;女性和/或黑人种族;男性和/或白人种族及遗传倾向。
所有形式的特发性炎性疾病都会导致难以进行需要近端肌肉方可进行的运动作业(如从椅子上站起来、爬楼梯、抬东西及梳头发)。
但是,靠远端肌肉力量进行的精细运动活动(如缝纫、编织或写字)可能会在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病程后期受到影响,而在包涵体肌炎早期就会受影响。[21]
双手交叉,让患者从坐位站起来(特别是从脚凳上)是检查近端腿部肌肉力量的一个很好的办法。肌病患者通常无法做到。
远端肌肉会在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病程后期受到影响,而在包涵体肌炎早期就会受到影响。[1]
重度肌无力通常与肌萎缩有关。
包涵体肌炎中,常见的是股四头肌及末端腕及手指屈肌萎缩。[1]
上眼睑出现蓝紫色变色,伴水肿。
高度提示患有皮肌炎。
很少在其他疾病中观察到。
指关节红斑,伴有凸起的紫罗兰色鳞状疹,见于皮肌炎。
跌倒十分常见,尤其在包涵体肌炎病程中,这是因为股四头肌早期即可受累。[1]
这是一种疾病活动时的非特异性症状。
这是一种疾病活动时的非特异性症状。
其发生可能还与伴随的恶性疾病相关。最可能发生于皮肌炎患者中。
起因于心肺并发症。心脏受累包括传导异常、心律失常、心肌病及低射血分数。
肺部异常起因于原发性胸肌无力、药物诱发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疾病 (ILD)。
10%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患者患有 ILD,其中大部分患者具有抗 Jo-1 抗体。[1]
这不是包涵体肌炎的特征。
是疾病活动时的常见症状,或与结缔组织病有关。[1]
然而,这并不发生于包涵体肌炎中。
起因于肺部或心脏受累。
可能与全身系统性障碍有关,尤其在伴有结缔组织病的炎性肌病中。[1]
起因于心脏受累。
因心脏受累引发的心律失常可能出现晕厥。
心脏受累被认为是重要的死亡预测因素。
通常为红色或蓝紫色,伴有瘙痒或烧灼感。
遍布膝部、肘部、踝部及脖子底部及上胸,形成V 字形,见于皮肌炎患者中。
皮肌炎患者甲周区毛细血管袢扩张。
不累及眼外肌的面神经无力可能发生于晚期疾病中;但是高达 60% 的散发性包涵体肌炎患者可能患有轻度面神经无力。[1]
大多发生于儿童皮肌炎晚期患者。
特别是结缔组织病伴发的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1]
未见于包涵体肌炎中。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时可并发。[5]
心脏受累(如心肌病)被认为是重要的死亡预测因素。
可能至少在 20% 患者中可见。[1]
可能见于包涵体肌炎中。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成人期疾病,发病高峰期在 40 至 60 岁。
皮肌炎发病率有 2 个年龄峰:一个介于 40 至 70 岁,另一个在儿童期,9 岁左右。本主题中未详细涵盖儿童期诊断。
包涵体肌炎通常发生在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1]
对全球 15 个地区 919 名肌炎患者所作的一份研究发现,在 13 种地面变量中,紫外线辐射强度是皮肌炎相对比例的最大影响因素,并且与抗 Mi2 自身抗体的比例强相关。[2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