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的因素包括年龄45~49岁、HPV感染、多个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小于18岁)和免疫抑制。

异常阴道出血

提示更晚期病变。

性交后出血

提示更晚期病变。

盆腔痛、性交痛

提示更晚期病变。

宫颈肿物

在阴道检查时。

宫颈出血

在阴道检查或用窥具暴露时。

其他诊断因素

粘液样或脓性白带

提示更晚期病变。

膀胱、肾脏或肠梗阻

提示更晚期病变。

骨痛

可能提示骨转移。

危险因素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 感染

HPV-16和18是最常见的高危亚型。 其它的高危型包括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9][10] 宿主的多态性和一般健康状况(营养缺乏、吸烟、HIV、慢性免疫抑制)与高危因素相互作用。[13]

年龄组

2008年至2012年期间,美国的发病率从每 100,000名20至29岁女性中3人患病上升到峰值,即每 100,000名40至49岁女性中14人患病, 此后逐渐下降。[7]

HIV

尽管采用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发病率还在不断攀升。[14]

过早性生活(小于18岁)

被认为通过增加 STD 风险,包括 HPV 感染而导致不良后果。

多名性伴侣

被认为通过增加 STD 风险,包括 HPV 感染而导致不良后果。

吸烟

吸烟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显著增加鳞状细胞癌的风险(相对风险为1.50),但不增加腺癌的风险。[15][16][17]

免疫抑制

在患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患者中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所有其它的STDs

唯一与宫颈癌有特定关联的感染为 HPV 感染;不过,任何 STD 病史与宫颈癌患病风险的增加都有相关性。

口服避孕药的使用

与腺癌风险增加相关,但是整体上也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15]

多产

机制不明确,可能与较多的性行为增加了HPV感染的可能性相关。[15]

未做过包皮环切的男性伴侣

在文献中被认为是一个低危的因素;详细的机制不明确。[15]

微量元素性营养不良

补充是否有益处还不明确。[18]

血清叶酸低水平

补充是否有益处还不明确。[18]

维生素C和E低水平

补充是否有益处还不明确。[19]

酗酒

被认为通过增加STD暴露风险起作用。

低等社会经济状况

该因素可转换为多因素的风险;可能包括过早性生活、增加STD风险、增加多产风险、增加营养不良风险。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