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纵向研究提示,17-64% 的患者经治疗得到改善;然而,低于 10% 的患者达到全面恢复标准,且高达 20% 的患者症状可能随着时间恶化。[260][261][262] 重点是审查疲劳的严重程度以及这些研究中用于 CFS/ME 诊断的标准。一些纵向研究也表明,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后出现 CFS/ME 的患者中,年轻患者的康复率高于年老患者,在疾病平均持续时间 11.4 年后超过 50% 的患者返回工作。[263] 一项小型观察性研究的结果也显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后出现 CFS/ME 的青少年的缓解率高于成人的,也更易恢复至完全功能能力。[105] 相比之下,尽管经过标准治疗,但只有不足 10% 的无单核细胞增多症的 CFS/ME 患者恢复至发病前的功能水平。[105] 在单家三级转诊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突发疲劳、发热、淋巴结压痛和肌痛病史的感染后 CFS/ME 亚组患者,5 年内会有所改善。[264] 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关节痛、高龄、疾病持续时间较长、疲乏程度严重、有共患精神疾病(自述抑郁)以及造成 CFS/ME 的身体因素。[265]

有关 CFS/ME 患者死亡率过高的证据有限且混杂。一项小型研究 (n = 56) 发现,与美国总体人群(中位年龄= 77.7 岁)相比,CFS/ME 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平均年龄较小(中位年龄= 58.8 岁)。[103] 一项更大规模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n = 2147) 未发现全因死亡率增加,但确实显示自杀死亡风险显著增加。[10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