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通常,诊断以临床情况为依据;咳嗽、呼吸急促、肋间回缩和喘息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他症状包括鼻炎、发热、临床病程波动和呼吸暂停。[7][44] 诊断研究主要用于证实临床表现或排除其他原因。

临床表现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3岁以上儿童很少有毛细支气管炎。 通常发病前几天的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鼻炎、咳嗽。 发热常见,一般是轻度或中度发热(<40°C[<104°F])。[45] 疾病严重的患者出现渐进性咳嗽,有湿啰音或哮鸣音。随后,可以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包括三凹征、喘息和呼吸困难。可以出现其他系统的临床表现,如易怒、乏力和食欲下降。体格检查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三凹征、喘息、爆裂音,有时出现胸腹反常运动。并不是所有婴幼儿都有喘息或爆裂音的表现,并且临床指南指出诊断疾病无需这些体征。[7][46] 毛细支气管炎的特点是短时间内出现多变的临床表现。[47] 一些患有 RSV 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1] 更为严重感染的婴儿出现低氧血症和极严重的呼吸困难。

检查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依靠临床情况诊断疾病,并不需要进行诊断性实验。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法是一种简单的、非侵入性的评估低氧血症的方法,对于任何不仅仅有轻度症状且正在考虑住院治疗的婴儿,都应该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48] 在非低氧血症住院患者中,与连续性脉搏血氧测定相比,间歇性脉搏血氧测定并不影响治疗护理升级率或氧疗持续时间。[49] 指南声明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推荐的可接受的最低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限值,从 90% 到 94% 不等。[48] 在一项对罹患细支气管炎的婴儿的研究中,发现 90% 或更高的氧饱和度目标是安全的,并且临床有效性为 94% 或更高。[50] 因为胸部 X 片上未见疾病特征性征象,所以仅在强烈怀疑细菌性肺炎(例如发热>40°C [104°F] 和局灶性湿啰音)或考虑为其他并发症(例如气胸)时,才应行胸部 X 线检查。[51] 可实施针对 RSV 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病毒学检测,但不是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所必需的。病毒学快速检测结果可被用于医院内的感染控制。[47] 但是,与常规接触预防措施相比,对于检测是否具有更多优势,仍存在一些疑问。[44] 还应推荐对出现过“暴发性”毛细支气管炎发作并接受了帕利珠单抗 (palivizumab) 预防性治疗的婴儿进行测试。如果检测到 RSV,应当停止每月一次帕利珠单抗的预防性治疗,因为在同一年中第二次 RSV 感染的可能性较低。[7] 对于诊断毛细支气管炎,不应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例如全血细胞计数或血清生化检测,但是如果患者的临床情况严重到需要进行评估,这些检查结果可能对疾病诊断有用。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是一种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特异性高,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更敏感。

呼吸感应体积描记法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可用于婴幼儿在非镇静状态下评估呼吸功能。然而,这种方法和其他婴儿肺功能试验尚未广泛普及,并且尚未确定其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常规诊疗中的作用。[52]

虽然一些指南强调使用临床而非实验室方法来诊断毛细支气管炎,但实验室检查和各种治疗方法仍然很常用。一项单中心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的个人史、过长的住院时间以及家庭兄弟姐妹的数量是不恰当使用诊断性检查和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5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