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最常见病因是听力损失。
感音神经性聋或传导性听力损失
由于贫血导致循环高动力引起客观性耳鸣,因此所有未确诊的搏动性耳鸣患者,均应行此项检查。
可能显示贫血
对于客观性耳鸣(患者和检查者能听到患者主诉的噪音),如果耳鸣的病因不能确定,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病征的耳鸣患者,应行此项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动力性状态,可导致搏动性耳鸣。 重度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伴耳鸣。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
高脂血症可引起内耳卒中和突发性听力损失,进而引起耳鸣。
胆固醇升高
糖尿病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伴耳鸣。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
三期梅毒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伴耳鸣。
梅毒患者呈阳性
所有体检正常的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应行此项检查。
对于怀疑有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或血管球瘤的搏动性耳鸣患者,也应行此项检查。
钆造影MRI是检查内耳道和桥小脑角肿瘤最好的方法。
颈静脉高位、颈动脉狭窄、AVMs、肿瘤。
所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患者均应行此项检查。[3]
颈动脉异常、颈静脉高位、血管球瘤、中耳或内耳异常
搏动性客观耳鸣患者应进行该项检查。
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颈动脉异常、肌纤维发育不良、血管球瘤
当 MRI 和 MR 血管成像未能诊断出病变,但高度怀疑有病变时,需要行颈动脉血管造影术。
很少需要行此项检查。
颈动脉狭窄、纤维肌发育不良
通过声波换能器在耳机中产生滴答声,使用表面电极记录诱发的反应。
主要评估分别与第八颅神经、下橄榄核和下丘相关的 I、 III 和 V 波。
对单侧耳鸣或单侧听力损失患者,应考虑行此项检查,以排除肿瘤、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神经性病因。
ABR的局限性包括,对于在2000 hz时听力损失>60 dB的患者,其可靠性显著降低。对于小于2cm的前庭神经鞘瘤,其假阴性率为22%。
比较左右侧波形,如果有超过统计学范围内的差异,则为阳性。
还可以用于后续治疗,评价耳鸣是否改变。
可遮掩耳鸣的最小外部声音
患者听该声音 1 分钟,然后报告耳鸣强度是否变化。发现该声音可 100% 降低耳鸣强度。给出的第一个声音通常为最小掩蔽级+10 dB。
能够抑制耳鸣的噪声量
通过匹配给患者听的声音与患者耳鸣音的强度和音调,进行此项检查。[29]
患者耳鸣的音调和强度
应仅对于音量不耐受的患者行这项检查。[29]
对声音产生不适的阈值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