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败血症、误吸、严重创伤、肺炎、胰腺炎、烧伤和烟雾误吸、输血、肺移植和酗酒史。

低血氧饱和度

吸氧后仍低。

呼吸衰竭

在危重病中使呼吸衰竭逐步恶化。

其他诊断因素

危重患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多系统器官衰竭。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最见的主诉症状。

呼吸频率增加

呼吸频率>20次/min

肺顺应性降低

由潮气量/(平台压-PEEP)测得

泡沫样痰

存在咳嗽和咳泡沫样痰或明显肺水肿时可能呈血性。

危险因素

败血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常见的基本病因。[2]约40%的脓毒症患者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系统性炎症和凝血激活被认为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间接损伤。

误吸

胃内容物误吸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大约1/3的住院患者因明显的误吸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10]误吸被认为导致直接损伤肺泡上皮和肺泡-毛细血管膜。

肺炎

各种原因的肺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原因。[11]其机制是病原体的直接损伤和对病原体的炎症反应。

严重创伤

约7%~10%的严重创伤患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2]可能的机制包括早期出血休克的间接损伤或随后出现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与长骨骨折、误吸和大量输注血液制品一样,肺挫伤也可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

输血

大量输血制品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还可以发生在只输1U含血浆的血液制品。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因受体中性粒细胞激活所致,激活的机理可能是供体抗体识别了受体中性粒细胞抗原或储存的红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脂质。

肺移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也被称为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在10%~25%的肺移植后患者。[13]机制被认为是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些研究显示较长的移植物缺血性时间与肺移植后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风险相关,而另一些没有发现这一现象。

胰腺炎

虽然没有深入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发生在10%~2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4]在一项研究中,利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15]

酒精滥用

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增加。[5]

机制被认为是由于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损耗。

烧伤和烟雾吸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于烧伤和烟雾吸入后,在一项研究中40%机械通气的烧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

药物过量

许多常见的药物过量(如:水杨酸盐、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可卡因和吩噻嗪类)会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但意识丧失引起胃内容物误吸也会参与发病过程。[17]

吸烟

在重度创伤、[18]非肺脓毒症[19]和肺移植后,吸烟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增加相关。[20]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