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寻常型天疱疮 (PV) 一般累及口腔黏膜和皮肤。它还可累及鼻咽、结膜和食管黏膜。PV 仅局限于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情况罕见。落叶型天疱疮 (pemphigus foliaceus, PF) 仅局限于皮肤,但可能进展至累及口腔。典型的 PV 和 PF 病损为糜烂或浅表性水疱。这些水疱一般不伴有炎症,但在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中,经常继发细菌或酵母菌感染,使得原本典型的非炎症性糜烂或大疱变得不明显。副肿瘤性天疱疮 (oaraneoplastic pemphigus, PNP) 的特征是侵袭性黏膜受累,但也能累及皮肤和肺。

病史和体格检查

PV 或 PF 病史的关键因素是存在累及皮肤和/或黏膜的慢性糜烂、水疱性皮炎,皮损伴有瘙痒,偶有疼痛。几乎所有 PV 病例均有口腔黏膜受累。皮肤受累常见。鼻黏膜和结膜也可受累。鼻腔病变可能会导致鼻出血。

在患有 PF 时,病变局限于皮肤,病情在头皮、面部和躯干上部处较重。查体时,尼氏征阳性(即:对皮肤施加平行压力后有浅表性脱皮)提示 PV 和 PF。

副肿瘤性天疱疮的特征是侵袭性黏膜炎,尤其累及唇和舌黏膜。结膜受累可导致瘢痕性结膜炎,则提示为黏膜性类天疱疮(即瘢痕性结膜炎)。肺上皮受累会尤为明显,呼吸衰竭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死因。[23] 患者还可能存在提示多形红斑、扁平苔藓或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变。

皮肤活检:苏木精-伊红染色

天疱疮的首要诊断性试验是皮肤和/或黏膜的活检。活检标本应当包括表皮和真皮。需要对固定组织常规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对冰冻组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活检标本应当包括与活动性水疱相邻的受累皮肤。由于活动性水疱的表皮缺失,对该病灶进行活检,难以诊断天疱疮。

皮肤活检: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染色比苏木精-伊红染色更具特异性,如果可行,应作为初始检查的一部分。直接免疫荧光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DIF) 试验可检测表皮是否存在 IgA、IgG、IgM、C3 和纤维蛋白沉积。如果在上皮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存在 IgG 和/或 C3,对 PV 和 PF 有诊断价值。在角质形成细胞上皮表面(正如在 PV 和 PF 患者中所见)及真皮-表皮交界处存在免疫复合物,强烈支持 PNP 诊断。间接免疫荧光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IF) 染色需将患者血清添加至一种底物中(即:正常人皮肤、猴食管、豚鼠食管或啮齿动物膀胱)。如果存在自身抗体,使底物出现特征性染色,则强烈支持天疱疮诊断。与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一样,皮肤活检标本应当来自与任意水疱相邻的受累皮肤。在诊断天疱疮方面,DIF 检测比 IIF 染色更敏感;然而,在诊断性检查期间,IIF 染色更具特异性。

病变范围

初始活检后,应当进一步检查各系统受累情况。对 PV 和 PNP 患者要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确定黏膜受累范围。PNP 患者应接受肺部检查,包括胸部 X 线、胸部 CT 和肺功能检查。

专门的免疫学检测

一些专科中心和研究机构可提供其他免疫学检查,用于进一步对疾病进行分类。还可以使用间接血清学检测,例如 ELISA 和血清免疫沉淀反应,以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尤其是针对桥粒芯蛋白 1 和 3 的抗体。使用 ELISA 筛查天疱疮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难以开展直接免疫荧光 (DIF) 检查时。[24] 免疫印迹法(Western 印迹法)也可用来检测针对角质形成细胞桥粒或半桥粒的自身抗体。免疫沉淀对检测抗角质形成细胞的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