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I是下肢静脉功能异常引起的。通常是静脉反流,但也有可能是慢性静脉阻塞或合并有这两种情况。在DVT事件的5-10年内,患者发生该种异常情况的比例多达50%。[8]先天性瓣膜缺乏是不太常见的原因,单独存在的原发性静脉曲张(单纯浅表静脉功能不全)极少导致严重CVI。
从肢端至心脏的静脉血液回流需要正常的小腿和足部肌肉泵力、通畅的静脉和完整的瓣膜。理论上,这些系统的任何问题均可导致静脉功能不全。
严重的CVI通常是慢性瓣膜性反流导致的,由静脉阻塞引起的不太常见,常见两种情况并存。这些病理生理学变化导致动态静脉高压。当走动时,静脉功能正常的人会有相对低的下肢静脉压力(约为20mmHg)。而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人这一数值是正常人的两倍多。
静脉高压产生的典型表现包括水肿、脂性硬皮病和逐渐形成的溃疡。毛细血管增生、脂肪坏死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会特征性地导致脂性硬皮病。踝关节和下腿部的色素过度沉着(通常为红色-棕色变色)也称为肌肉硬性水肿。这是由于长期动态静脉高压导致血液外溢和血铁黄素沉积在组织中引起的。
Burnand的纤维素围袖学说认为,静脉高压和由此导致的血浆蛋白溢出血管外和纤维蛋白原进入软组织,导致毛细血管周围出现纤维素围袖和组织氧含量低。Coleridge-Smith 的白细胞捕捉理论认为,静脉高压导致白细胞被限制在毛细血管中,同时蛋白继发性逃逸进入间质腔内,并由此导致组织含氧量减少。[7]
这些判定标准是根据腿部静脉慢性疾病的临床分类(C)、病因学(E)、解剖学(A)和病理生理学(P)作出的,总结如下。
临床分类
C0: 没有可见的或可觉察的静脉疾病症状
C1:毛细血管扩张或可见网状静脉
C2:静脉曲张(同网状静脉的区别在于:静脉曲张直径通常大于等于3mm)
C3: 水肿
C4:继发于慢性静脉疾病的皮肤变化和皮下组织变化(现在分为两个亚类,以更好定义不同的静脉疾病严重程度)
C4a: 色素沉着或湿疹
C4b:脂性硬皮病或白色萎缩
C5: 愈合的静脉性溃疡
C6: 活动性的静脉性溃疡
S: 有症状的(包括疼、痛、绷紧感、皮肤刺激、沉重感、肌肉抽筋和其他静脉功能不全导致的症状)。
A: 无症状的。
病因分类
Ec: 先天性的
Ep: 原发性的
Es: 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后)
Es: 未发现静脉性因素。
解剖学分类
As: 浅表静脉
Ap: 穿支静脉
Ad:深静脉
An: 未确认静脉位置。
病理生理学分类(基础性CEAP)
Pr:反流
Po: 阻塞
Pr,o: 反流和阻塞
Pn:未确认静脉的病理生理学原因。
许多临床医生仅使用CEAP判定标准的临床分类(C)部分:
C0: 没有可见的或可觉察的静脉疾病症状
C1:毛细血管扩张(扩张的皮内小静脉直径小于1mm)、网状静脉(直径等于或小于3mm的扩张的、不可触及的皮下静脉)、脚踝部红斑
C2:静脉曲张(直径超过3mm的扩张的、可触及的皮下静脉)
C3: 没有皮肤变化的水肿
C4: 由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变化
C4a: 色素沉着、静脉性湿疹或两者皆有
C4b: 脂性硬皮病、白色萎缩或两者皆有
C5: 皮肤变化,伴有愈合的溃疡
C6: 皮肤变化,伴有活动性溃疡。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