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球菌感染由脑膜炎双球菌引发,这是一种只在人鼻咽中发现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脑膜炎球菌通过附着于无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定殖。[11]经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的分泌物而传播。[12]
约 10%的人可有脑膜炎双球菌长期定殖,峰值见于青少年及年轻成人 (10%-35%),年轻儿童概率低。[13]可短期或持续数月携带细菌。通常这些脑膜炎双球菌定殖菌株为无荚膜和非致病性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细菌会侵入血流引发全身性疾病、相关的造血性并发症或传播至下呼吸道。易感宿主发病一般在致病菌株定殖 10 天内。
由致病菌株表达的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脂寡糖、菌毛及外膜蛋白。
而定殖于鼻咽的脑膜炎双球菌菌株有多种形式,大多数疾病由占小部分的细菌基因侵入导致,表明细菌有较高的致病性。[14]
脑膜炎双球菌引发的脓毒症与很多因素相关。[15]细菌因素(主要为脂寡糖)刺激促炎细胞因子反应。[16][17]
脑膜炎症状与体征是因局部炎症引起脑水肿、颅内高压及血管血栓形成导致。
低血压由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疾病后期)血管张力下调而引发。心肌炎与心肌抑制均会加重组织灌注不良。
细菌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反应;进而激活凝血级联反应,下调抗凝与纤溶通路通道。而这些获得性蛋白 C、蛋白 S 及抗凝血酶 III 缺乏引发 DIC,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和凝血酶激发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并降低上皮细胞蛋白 C 的活性。从而导致小血管血栓形成及皮肤坏死引起紫癜。
较大血管的血栓形成引发足趾或四肢的局部缺血或梗死,该情况罕见。
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是由双侧肾上腺出血和坏死引起,伴有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