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的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吸烟和阳性家族史。

突发视物模糊或变形

通常是疾病的首发症状。

可以提示黄斑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并伴有渗漏。

玻璃膜疣

是疾病早期的常见特征

大小和数量有助于区分疾病早期(参见诊断标准、AMD分类)

黄斑区色素改变

可见于中期AMD,伴有玻璃膜疣。

地图样萎缩

晚期AMD的一种。

通常伴有严重的视力丧失,特别是黄斑中心(中心凹)受累时。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表现为视网膜下或视网膜内积液、出血或脂质沉积。

晚期AMD的一种。如果黄斑中心(中心凹)受累,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

其他诊断因素

色素上皮脱离(渗出性AMD)

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穹窿样、充满液体的隆起。

通常是新生血管性AMD的临床表现之一。而不见于地图样萎缩中。

单眼或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

可以出现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或中心性地图样萎缩的患者中。

纤维血管性瘢痕形成

是终末期的一种典型改变。

瘢痕可以是盘状。

如果中心凹受累,几乎都会出现严重的视力丧失。

假性玻璃膜疣

是在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形成的小的玻璃膜疣样的沉着物。网状结构已确定与进展至地图状萎缩有明确的相关性,但是假性玻璃膜疣也与进展至脉络膜新生血管症有关。

危险因素

年龄增长

一项大规模研究的数据表明,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以及相关特征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1]

年龄在75岁至85岁之间的人群患病率是年龄在43岁至54岁之间人群的3倍以上。之后10年随访研究发现,43-54岁的发病率为4.2%,而75-85岁则为46.2%。[11]

吸烟

几项研究表明吸烟与疾病的发生有关。戒烟能够降低风险。[14]

疾病家族史

很多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对AMD的风险有影响,其中包括补体因子H位点、ARMS2/HTRA1和C3。[1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