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特发性腿痛性痉挛较为常见,约 33% 到 95% 的成人患病。[6][7][8][9][10][11] 与成人相比,这种痛性痉挛在儿童中发生率较低。 约 7% 的健康儿童存在夜间腿痛性痉挛,仅在 8 岁以后才开始出现相关症状,发病高峰为16 到 18 岁。[12] 痛性痉挛在女性(32% 到 56%)中比男性(26% 到 40%)中更常见。[11][13] 大约 75% 的成人与儿童痛性痉挛在夜间发生。[12][10][11] 特发性痛性痉挛通常累及单块肌肉或一块肌肉的某些部分,腓肠肌受累尤为常见。[14] 大多数发作累及腓肠肌 (83%),其次为足部肌肉 (40%)。[10][13] 其他肌肉的局灶性痛性痉挛较少见, 但常在神经肌病患者中发现。[1] 成人平均每次发作持续约 8 到 9 分钟,儿童约 2 分钟。[10][11][12] 多数受累患儿并不经常发生痛性痉挛(82% 每年有 1 到 4 次发作)。[12]

大约 5% 到 75% 的妊娠妇女会发生肌肉痉挛,尤其在孕期的最后三个月,[15] 分娩后会显著缓解。[15] 血液透析期间痛性痉挛的发病率为 15% 到 87% 不等。[16][17][18][19][20]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期间发生痛性痉挛的风险接近。[18] 肝硬化患者中痛性痉挛的发病率为 22% 到 88%。[21][22][23][24][25] 这些患者中有 12% 到 42% 为临床相关的痛性痉挛(至少每周发作一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需要镇痛)。[21] 与对照组或慢性非硬化肝病患者相比,肝硬化患者的痛性痉挛患病率显著更高。 与其他人群不同的是,肝硬化患者多在静息间 (79%) 而非睡眠间 (10%) 发生痛性痉挛,更多累及手指 (25%) 与大腿 (19%)。[22][23]

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铁人三项 (68%)、马拉松 (39%) 和超级马拉松 (100%) 等耐力项目的人易发生运动相关性肌肉痉挛 (EAMC)。[26][27] 参与团队运动的人也易于发生 EAMC(例如:橄榄球:52%;自行车:60%)。[2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