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证据

证据评分

    证据 A

    奎宁治疗改善痛性痉挛:有高级别证据表明,奎宁可有效降低特发性痛性痉挛的发作频率,但患者获益幅度不大。[101] 奎宁还可能导致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建议,只有当症状的致残性非常强,又无其他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或可以耐受),并且能够严密监测不良反应时,才可考虑使用奎宁。 同时建议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就其他可能有效的药物而言,基于各药物单项研究的结果,仅推荐3 种药物:萘呋胺酯(美国无售)、复合维生素 B 和地尔硫卓。 [101]

    证据 A

    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ALS) 相关的痛性痉挛的改善:有高级别证据表明,现有证据暂不足以推荐任何药物治疗ALS 相关性痛性痉挛。[135] 加巴喷丁、维生素 E 和利鲁唑的安慰剂对照试验已证明 3 种药物皆无益于ALS 相关性痛性痉挛。 而因暂无奎宁治疗ALS 相关性痛性痉挛的研究数据,故暂不推荐。 ALS 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ALS 相关性痛性痉挛的处方药巴氯芬、苯二氮卓类和其他骨骼肌松驰药也是没有证据支持的。[135]

    证据 B

    透析期间的高磷酸血症会增加肌肉痛性痉挛的风险:有中等级别的证据表明,在透析患者中,严重升高的血浆磷水平可使患者发生肌肉痛性痉挛的风险增加 20%。[18]

    证据 B

    肝病或充血性心脏衰竭 (CHF) 患者中痛性痉挛的患病率:一项对 132 名慢性肝病患者进行的横断面调查提供的中等级别的证据显示,52% 的肝硬化患者、7.5% 的肝炎患者和 20% 的 CHF 患者存在痛性痉挛。[25]

    证据 B

    β-受体阻滞剂是肌肉痉挛的危险因素:有中等级别证据表明,使用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ISA) 的β-受体阻滞剂(心得静,喹酮心安)的高血压患者比那些使用非 ISA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或美托洛尔)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更频繁地经历肌肉痉挛。[48]

    证据 B

    血液透析相关性痛性痉挛频率与强度的改善:有中等级别证据表明,单用维生素 E 可减少54%的痛性痉挛,单用维生素 C 可减少61%,维生素 E 和 C 联用可减少97%,而安慰剂可减少 7%的痛性痉挛。[119]

    证据 B

    透析期间痛性痉挛频率的减少:有中等级别证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在每次血液透析前接受一水肌酸治疗,持续 4 周,可使症状性痛性痉挛频率下降 60%。 然而,在治疗期间,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上升(平均 16%)。[125]

    证据 B

    减少腿痛性痉挛:有中等级别证据表明,较安慰剂而言,用4 周后壳奎宁能更有效地减轻特发性腿痛性痉挛。

    证据 B

    奎宁治疗对痛性痉挛次数、强度和痉挛天数的改善:Cochrane 神经肌肉疾病组的一项 meta 分析所提供的中等级别证据表明,每日 200-500 mg 奎宁治疗是有效的,可使患者 2 周内的痛性痉挛次数减少 28%,强度减轻 10%,痉挛天数减少达 20%(痛性痉挛持续时间未变)。 奎宁治疗的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治疗者(风险差异,+3%;95% CI,0%-6%)。 但在长达 60 日的治疗中,奎宁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110]

    证据 C

    肌肉痛性痉挛的风险:随机选取荷兰居民所作的一项观察性电话研究提供了低级别证据显示,妊娠是造成肌肉痛性痉挛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优势比 6.3,95% CI 1.0 到 38.6)。[13]

    证据 C

    在血液透析期间游离瘦素浓度与痛性痉挛频率的关联:有低级别证据表明,透析前血浆游离瘦素浓度与透析期间以三分位数表示的痛性痉挛频率独立地相关(与最低的三分位数相比,最高的三分位数优势比为 16.77,中间的三分位数优势比为 11.71)。[41] 此外,同一证据显示,与那些很少发作痛性痉挛的患者(每 5 次透析痛性痉挛次数 ≤1)相比,频繁发作的患者(每 5 次透析痛性痉挛次数>1 )透析前血浆游离瘦素浓度显著升高。[41]

    证据 C

    特发性腿痛性痉挛频率和严重程度的下降:有低级别证据表明,站立进行牵伸锻炼可能与躺着进行被动非牵伸锻炼在减少特发性腿痛性痉挛方面一样有效。 然而,暂无直接证据表明进行牵伸锻炼比不作治疗更好。

    证据 C

    夜间性腿痛性痉挛症状的改善:基于小样本硫酸奎宁治疗无效的夜间性腿痛性痉挛老年患者的低级别证据表明,用盐酸维拉帕代替奎宁治疗(120 mg,睡前服用)可改善 88% 的患者的症状, 且无不良反应报告。[106]

    证据 C

    痛性痉挛症状的改善:有低级别证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卡立普多可改善痛性痉挛症状,尽管存在包括嗜睡和胃肠道症状在内的不良反应报告。[107][108]

    证据 C

    痛性痉挛频率与严重程度和相关睡眠障碍的下降:有低级别证据表明,加巴喷丁(用药 2 周)可降低由于各种原因频繁发作的痛性痉挛患者痛性痉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可缓解相关的睡眠障碍; 在 3 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总缓解率达 100%; 但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报告,包括嗜睡等。[109]

    证据 C

    妊娠性腿痛性痉挛的改善:有低级别证据表明,孕妇连用 4 周维生素 B6 加维生素 B1后,其中40% 的受试者痛性痉挛消失,56%症状得到显著改善,4%无反应。[116]

    证据 C

    血液透析相关性痛性痉挛在频率和总数方面的改善:有低级别证据表明,维生素 E 平均可降低68%的发作频率,53% 到 86%总痛性痉挛次数(个体受试者的范围)。[120]

    证据 C

    低锌水平、每周至少发作 3 次肌肉痛性痉挛的肝硬化患者中肌肉痛性痉挛的改善或消退:有低级别证据表明,12名患者口服硫酸锌 12 周后,10 名出现痛性痉挛改善,7 名症状完全消退。 12 名患者中有 1 名报告了1起不良反应(水样腹泻)。[126]

    证据 C

    肝硬化性痛性痉挛症状的改善:有低级别证据表明,维生素 E 用药 4 周后可显著改善痛性痉挛的疼痛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和总症状得分。[127]

    证据 C

    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相关的痛性痉挛的改善:有低级别证据表明,尽管在这项为期 12 个月的开放标签研究中患者疾病进展,左乙拉西坦可显著降低患者痛性痉挛频率(从每日 4.1 次降到 1.5 次,P <0.01)。[131]

    证据 C

    不耐受他汀类药物患者个体中肌病得分(一种针对肌痛、肌无力和痛性痉挛的复合评分)的改善:有低级别证据表明,对 3 种或更多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受试者,以先以5 g,每日两次,连用 5 日负荷,然后以5 g,每日一次维持,给予肌酸,10 名受试者中有 8 名的肌病症状得到了抑制。[57]

    证据 C

    透析期间痛性痉挛频率的降低:有低级别证据表明,在有频繁的透析期间痛性痉挛史的患者中,磷酸氯喹可降低其痛性痉挛的频率。[147]

    证据 C

    改善肝硬化相关的肌肉痉挛:有低级别证据表明,在肝硬化相关性痛性痉挛患者中,连用 4 周牛磺酸后,71.4% 的患者在肌肉痉挛方面获得显著改善,28.6% 的患者获得轻微/一过性的改善。[150]

    证据 C

    肝硬化相关性痛性痉挛消失或严重程度下降:有低级别证据表明,对于有非酒精性肝硬化和痛性痉挛的患者,牛磺酸可减轻33.3% 的患者痛性痉挛严重程度,并使 66.7% 的患者痛性痉挛完全消失。 这种作用可持续 6 个月,但会在停用牛磺酸后复发。[14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