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神经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预后是可变的。 尽管进行积极的物理治疗,症状仍可能持续存在,因此需要手术干预。 症状会在手术后 1 个月至 10 年内复发;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复发多见于术后 3 个月内。[70] 手术后症状仍然存在时,应重点考虑胸小肌综合征 (PMS) 为未确诊的病症,可能需要后续治疗(靶向理疗和 / 或胸小肌切断术)。[12]

恰当的手术干预后,血管性 TOS 的预后应是较为乐观的。

物理治疗

存在神经性压迫症状的所有患者都应接受物理治疗。可作为唯一的治疗方式单独进行治疗,也可在手术前和/或手术后使用(取决于外科干预的紧迫性)。许多神经性(疑似)胸廓出口综合征和 PMS 患者仅通过单纯的物理治疗就能被成功治疗,这些物理治疗注重姿势矫正、拉伸和强化。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物理治疗也很重要,应注重姿势矫正、拉伸和强化。如果术后症状在物理治疗后仍然持续存在,可以考虑再次手术。

二次手术

两类特别的患者群体需要二次手术。

  • 初次手术后症状从未缓解,且出现假性复发的患者。 此类病例的病因学可分解如下:1)错误切除第二肋而非第一肋,2)切除第一肋,但未切除颈肋,3)切除颈肋,但未切除异常的第一肋,或 4)切除第二肋,而未切除退化的第一肋。[71]

  • 第二类患者包括初次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但因有明显的第一肋残留而复发的患者,以及第一根肋完全切除,但因臂丛神经处疤痕过度增生而复发的小部分患者群。[72]

复发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二次手术首选后胸廓成形术,以更好地暴露神经根和臂丛,从而降低这些结构损伤的危害,同时适当暴露锁骨下动脉和静脉。[73] 这种方法还为任何骨性异常或纤维束的简单切除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还允许进行广泛的神经根和臂丛神经松解术,而通过暴露有限的腋下路径,该手术不一定可行。二次手术时,前路或锁骨上入路不恰当。

一些治疗神经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医生怀疑,症状复发或初次手术后症状未彻底解除可能与未确诊的 PMS 有关。 针对神经性胸廓出口综合征,考虑 PMS 是否可能与病征有关,并确定胸小切断术是否为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是非常重要的。[22][60][6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