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膳食调查时考虑维生素 C 缺乏症

几乎每一例坏血病延误诊断在就诊时,膳食史信息采集都不足或未采集。

全身症状

关节痛、肌痛、虚弱、嗜睡、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皮肤干燥、抑郁和呼吸困难[1][2][10]研究提示乏力是最早的敏感症状。

容易发生青紫或出血

随维生素 C 水平下降,病情进展,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出血症状,包括容易发生青紫或出血、肌痛、关节痛和关节肿胀。

步态障碍或腿痛

可见于婴儿和儿童患者,最有可能与骨骼生长受损相关。有婴幼儿和其他儿童患者出现蛙式腿、腿部运动极少(可能由疼痛的骨膜下出血所致)的描述。[1][2][10]

足部水肿

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局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表现。

瘀点和毛囊周围出血(腿部和足部)

由内皮功能障碍和出血所致。

伤口愈合不良

可能很明显,但被患者忽视。

非外伤部位青紫和结节状或黑色瘀斑。

由内皮功能障碍和出血所致。

关节肿胀

可能源自肿胀或积液。

口腔黏膜瘀点

由内皮功能障碍和出血所致。

头发卷曲

毛囊角化过度

牙齿脱落

牙科患者可见牙齿松动伴出血性牙龈炎,累及牙龈乳头。[1][2][10]

牙龈变色

牙龈异常是早期和高度敏感的体征。[1][2][10]

牙龈肿胀

无牙颌患者牙龈一般正常。牙龈异常是早期和高度敏感的体征。[1][2][10]

眼睑瘀点和出血

维生素 C 严重不足后最早 74 天可出现眼科异常。[39]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可因眼球后、眶周或眶骨膜下出血引起。[39]维生素 C 严重不足后最早 74 天可出现眼科异常。

结膜和结膜下出血

少量出血呈点状、三角形、条纹状或线形。此外,还有结膜小静脉线形和三角形曲张的报道。[39]维生素 C 严重不足后最早 74 天可出现眼科异常。

其他诊断因素

吞咽困难

脱发

Sicca样或 Sjogren样综合征

口干燥症、干眼症、角膜结膜炎。[1][2][10]

杵状甲

周围(卡陷性)神经病变

有明显外周水肿时尤其容易发生。

脑血管异常 (CVA)

由出血性卒中引起。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坏血病患者短暂心功能障碍的病因知之甚少,但严重者可能与心内膜出血有关。

出血性胸腔积液

少见,但可能危及生命。

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饥荒和难民人群

由于食物供应量不足、没有足够的购买水果和蔬菜的经济来源和缺乏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土地或水,该人群获取足够维生素 C 的途径可能减少。在这些群体中,孕妇和患有慢性感染的人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然而,来自爱尔兰土豆饥荒的受害者数据显示,年轻人和男人患坏血病的风险最高。[28]获得骆驼奶的途径受到限制可能是一些非洲坏血病流行发生的因素,因为骆驼奶中含有约 210 μmol/L (37 mg/L) 的维生素 C(是牛奶含量的 3 倍)。[1][29]最近受到坏血病影响的国家是阿富汗,因饥荒引起。2001 年 4 月,所有死亡中 6.5% 归因于坏血病。2002 年 4 月,4.5% 的儿童有至少一种坏血病的体征或症状。[1][6][7]

只喝牛奶的婴儿

由于牛奶中维生素 C 的含量低,存在坏血病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人乳中的维生素 C 含量可以大于母体食用的维生素 C 的总量。母乳喂养的婴儿未见坏血病的报道。[1][3][9][10][11][12]

吸烟

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

手术

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

应特别注意接受肥胖症手术的患者,这类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维生素 C 水平都可能很低。术前缺乏可能源于膳食中长期缺乏水果和蔬菜。鉴于大多数肥胖患者术后会服用多种维生素,这些患者术后维生素 C 缺乏症的病因不确定,但有研究提出其与慢性铁缺乏有关。未见肥胖症手术患者出现临床坏血病的病例报道。[34][35]

脓毒症

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16]

HIV

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

重大疾病

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重大疾病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并且在急性住院患者中更常见。[36]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

胰腺炎

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

老人

老人可能资金有限或由于身体或认知疾病无法维持平衡膳食。[1][3][9][10][11][12]

独居

那些习惯于让别人为其准备平衡膳食的人(例如寡妇、鳏夫),一旦被迫自己准备一日三餐,可能会影响某些微量营养素。[1][3][9][10][11][12]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如厌食症、抑郁症、强迫性障碍或精神分裂症,可能无法获得平衡膳食。[1][3][9][10][11][12][30]

酗酒

精神障碍可能无法获得平衡膳食。特别是酗酒者可伴随其他营养缺乏,如硫胺素。[1][3][9][10][11][12]

痴呆

痴呆可能无法获得平衡膳食。[30]

低收入

不能获得充分营养膳食的贫困人口(由于经济或地理原因)可能为风险人群。[1][3][9][10][11][12][31]

潮流饮食

已发现几类公开宣传或另类的潮流饮食与坏血病有关联。[1][3][9][10][11][12]

牙列不齐或咀嚼效率低下

大多数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需要充分咀嚼。这时可用补充剂和果汁来避免。[1][3][9][10][11][12]

自闭症谱系障碍

坏血病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营养缺乏综合征之一。已有几例与异常饮食偏好相关的病例报道;[32][33]然而,由于报道不足,对患病率的估计可能偏低。如果没有其他可识别的坏血病危险因素,其他的儿童行为异常(抑郁症、特殊的膳食模式)可能是坏血病的危险因素。[1][3][9][10][11][12]

童年期静态性脑病

一项综述发现 21 例与特殊膳食(多种行为障碍及童年期静态性脑病导致)有关的坏血病病例。[3]

晚期肾病和/或血液透析依赖

血液透析会渗析出维生素 C。总体而言,坏血病在透析患者中相对少见,但有报道透析患者比其他疾病患者患坏血病的比率更高。已发现维生素 C 水平低与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虽然坏血病的风险未知,但看护者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维生素 C 摄入。[12]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已在慢性 GVHD 和黏膜受累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观察到维生素 C 缺乏症。[3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