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大多数自然流产见于妊娠早期,<3% 发生于妊娠中期。[9]病因可以分为胚胎因素和/或母体因素,但更有可能是多种原因影响。

胚胎因素:

  • 大多数孕早期流产(6 至 12 周)可归因为原发性胚胎疾病、紊乱或损害。[15]

  • 孕早期流产的早期妊娠组织中,多达 80% 有染色体异常。[16]复发性流产的早期妊娠组织中,染色体异常的比率更高。[17]尽管认为非随机 X 染色体失活是一种特异性遗传病因,但多项研究结果不支持这一观点。[18][19]一项研究发现,与三级女性亲属相比,若一级女性亲属曾经发生过自然流产,那么流产的风险可能加倍。因此,自然流产家族史阳性可能是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一个原因;但需要进一步研究。[20]

  • 胚胎畸形,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于自然流产的妊娠。

母体因素:

  • 许多孕中期流产(13 至 22 周)是由于母体生殖道功能障碍或全身疾病。有人提出,绝大多数病例与来自下生殖道的上行性感染有关。如果在当地和大区的妊娠结局数据中得到证实,那么就需要明显改变预防和先发制人的策略。[21]

  • 母体暴露于高剂量毒性物质、辐射或化疗、严重的内分泌病变、免疫系统疾病、跨胎盘感染可能有关。[6]无症状的细菌性阴道病可能是孕中期流产的重要因素。[22][23]较大的黏膜下子宫肌瘤会损害早期胚胎血管生成和微血液动力学。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引起孕早期和孕中期复发性流产。[24]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弛张症或宫颈口闭锁不全是多数复发性孕中期流产的原因。既往连续多次妊娠早产。

  • 一项关于已发表的孕妇服用草药/传统药物的研究的综述发现,有些药物可能有堕胎性质,包括芦荟、苦柠檬和芹菜。[25]尚不清楚使用这些药物,结合药物相互作用和患者异质性如何影响早期妊娠结局。因而,很明显需要进一步研究。

  • 使用一个预测模型,纳入的变量包括 11 至 14 周之间单胎妊娠中的颈后透明带、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 A 和母体特征(比较了相同孕周接受绒毛膜绒毛采样的 2396 例孕妇和没有接受采样的 33,856 例孕妇),结果发现,促排卵所致妊娠、颈后透明带厚的婴儿以及在孕前有糖尿病的妇女,流产风险增加。[26]

  • 母体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正在接受的治疗和其他混杂因子可能比疾病本身更重要。

在实践中,孕中期流产的前 5 位原因是有创性胎儿诊断操作后的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弛张症或宫颈口闭锁不全;经胎盘胎儿病毒感染;经胎盘胎儿细菌感染;重度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阴道出血来源于蜕膜的着床部位或胎盘。出血可能发生在胎儿死亡之后或之前。免疫原性因素、低氧因素和血管因素最终都导致重度绒毛或胎盘功能障碍,从而使胚胎或胎儿死亡。一个可能的假设是,所有流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出血,但持续出血可能被发现、掩盖或随后发生胎儿死亡。这个假设与母-胎界面的血管发育异常一致。[27][28]存在局部着床调节因子功能障碍,也存在全身调节异常。[29]目前 2 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评估自然杀伤细胞活性[30]和蜕膜形成受损。[31]

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自然流产阶段分类[1]

分为以下几类:

  • 先兆流产:当发生不明原因阴道出血伴有或不伴有下腹痛时存在的流产危险,见于<22 孕周妊娠(妊娠可能继续)。

  • 难免流产:如果存在特异性临床特征,表明妊娠处于从宫腔内往外的生理性排出过程中,则认为是难免妊娠(妊娠不会继续,将发展成完全或不完全流产)。

  • 不完全流产:早期妊娠组织被部分排出的流产。许多不完全流产可能是未被识别的稽留流产。

  • 完全流产:早期妊娠组织被完全排出的流产。流产的自然进程[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流产的自然进程来自:Ankum WM, Wieringa-de Ward M, Bindels PJE.BMJ, 2001; 322:1343-1346。 [Citation ends].

其他流产类型

稽留流产(早期胚胎/胎儿死亡):[3]

  • 超声特征符合非存活或非持续妊娠的流产,即使不存在临床特征。早期妊娠组织可能被部分排出。稽留流产通常是偶然发现,因为很少有迹象表明妊娠出问题。有些妇女确实想起曾有短暂和/或棕色的阴道分泌物,或早孕反应似乎曾经减轻。

复发性自然流产:[3]

  • 连续≥3 次在满 22 孕周之前妊娠自然丢失,被视为复发性自然流产。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