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南加州大学 (USC)/原位导管癌 (DCIS) Van Nuys 预后指数[45]

Van Nuys评分系统根据核级和坏死情况将乳腺导管原位癌归类为高核级、非高核级伴坏死以及非高核级不伴坏死三种。 预后分类取决于病理学评分、肿瘤大小、切缘大小及年龄。 4~6分为低分组,7~9分为中分组,10~12分为高分组。

大小(分数):

  • <15mm(1)

  • 16-40 mm (2)

  • >41mm(3)

切缘(分数):

  • >10mm(1)

  • 1~9mm(2)

  • <1mm(3)

年龄(分数)

  • >61岁(1)

  • 40~61岁(2)

  • <39岁(3)。

病理学分类(分数):

  • NG1 非高级别无坏死(1)

  • NG2 非高级别伴坏死(2)

  • NG3 高级别(3)

乳腺癌风险评估 Gail 模型[46]

结合既往乳腺活检的次数、任一活检样本中是否存在非典型增生、生育史(月经初潮年龄和首次分娩年龄)、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母亲、姐妹、女儿)等因素评估特定时间内出现侵袭性癌的风险。 应用于35~74岁女性。 若之前患有乳腺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或侵袭性癌则无法准确评估风险。

乳腺癌风险评估 Claus (CASH) 模型[46]

遗传模型适用于年龄特异性家族复发数据。 在临床实践中不如Gail模型使用广泛,但能够更好的纳入二级亲属以及小叶瘤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