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在全球很多地区白喉为地方性流行。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前苏联由于政治动荡,免疫规划中断,出现了白喉大暴发。[5] 中亚、阿尔及利亚和厄瓜多尔也发生过流行。这些流行主要影响青少年和成人,而不是儿童。部分原因在于这些疫苗接种社区的成人缺乏对白喉棒状杆菌的初级免疫,而且加强免疫接种率低,导致白喉抗毒素浓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6] 低社会经济地位已确定为白喉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7]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普及疫苗接种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使全球白喉病例显著减少。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白喉仍然在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及亚洲、南太平洋、中东和东欧的许多国家流行。[8][9] 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也门(一个持续受战争影响的国家)[10] 和孟加拉国流离失所的罗兴亚族人群中疑似暴发白喉疫情。[11]

在美国,目前白喉只有散发病例。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统计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美国报告的白喉病例不到 5 例。[12]美国和西欧开展了白喉疫苗接种,使这些地区白喉的发病率急剧下降。[13] 这些地区大多病例为未接种疫苗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美国的白喉主要发生在印地安土著人口聚居地区。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