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红霉素 : 儿童:40-50 mg/kg/日,口服,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7-10 天,最大 2000 mg/日;成人:250 mg,口服,每日 4 次,持续 7-10 天
或
苄星苄基青霉素 : <6 岁的儿童:肌内注射 600,000 单位,单次给药;>6 岁的儿童和成人:肌内注射 1,200,000 单位,单次给药。
密切接触者应立即进行培养,按如下方案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应密切监测他们的疾病体征或症状。 如果培养阳性,应再进行 10 天的再治疗,并在完成疗程后重新培养。
通常患者应接受口服红霉素,除非有不能耐受红霉素或依从性差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单剂肌内注射青霉素。
白喉抗毒素(马源) : 按病情进展,80,000- 120,000 单位静脉输液;更多剂量时请咨询专家。
疑似鼻咽白喉患者应及时住院治疗,监测呼吸损伤的迹象。
咽部水肿、假膜形成和腭肌麻痹可以引起呼吸道损伤,通常吞咽困难或发声困难是其发生的信号。
需气管插管以预防气道阻塞和误吸。 同样也有必要心脏监护也,如心肌炎、心脏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可能在以后的疾病进程中发生。
必须进行严格的飞沫和接触隔离。
一旦临床疑诊呼吸道白喉并完成过敏试验(如果需要的话进行脱敏),应及早给予单剂白喉抗毒素。 一直监测过敏性休克的征象。 在美国,抗毒素只能由 CDC 获得,而在英国可从感染中心获得,或从北爱尔兰的公贝尔法斯特市医院共健康实验室获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青霉素钠 : 儿童:100 mg/kg/日,静脉/肌肉注射,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14 天;成人:2.4~4.8 g/日,静脉/肌肉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14 天
或
普鲁卡因苄基青霉素 : <10 kg 儿童:300,000 单位,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持续 14 天;>10 kg 儿童和成人:600,000 单位,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持续 14 天
或
红霉素 : 儿童:40-50 mg/kg/日,口服/静脉注射,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14 天,最大 2000 mg/日;成人:250-500 mg,口服,每日 4 次,持续 14 天
所有患者应给予青霉素(肌内或静脉注射)或红霉素(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 如果可能,抗生素治疗前进行培养,但不应该因采样培养延误治疗。
在初始治疗后应重复培养以确保已清除感染。 至少间隔 24 个小时,两次采样培养阴性,表明病菌被清除。
对于有气道风险的患者,确保气道具有绝对的优先级。 可能表明需要气道干预的体征和症状包括:流涎、由于咽部水肿或假膜形成的呼吸困难、发音困难或吞咽困难(这提示由于神经系统受累软腭麻痹)。
可能必须插管和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和防止呼吸心跳骤停。[26]
由于白喉病后并不总是产生免疫力,应在康复期给予年龄相应的含白喉类毒素的疫苗。[1]
皮肤白喉患者通常轻微,可在门诊治疗。 患者应留在家中,遵循接触预防措施(手套和隔离衣),直到治疗完成且培养阴性。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青霉素钠 : 儿童:100 mg/kg/日,静脉/肌肉注射,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14 天;成人:2.4~4.8 g/日,静脉/肌肉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14 天
或
普鲁卡因苄基青霉素 : <10 kg 儿童:300,000 单位,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持续 14 天;>10 kg 儿童和成人:600,000 单位,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持续 14 天
或
红霉素 : 儿童:40-50 mg/kg/日,口服/静脉注射,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14 天,最大 2000 mg/日;成人:250-500 mg,口服,每日 4 次,持续 14 天
一个完整的 14 天疗程的抗生素治疗结束后,应至少相隔 24 小时,从皮肤病变采取两次样本培养,阴性表明白喉棒状杆菌的清除。 如果任意一个培养为阳性,患者需接受第二个疗程的红霉素或青霉素治疗。
由于白喉病后并不总是产生免疫力,应在康复期给予年龄相应的含白喉类毒素的疫苗。[1]
红霉素 : 儿童:40-50 mg/kg/日,口服,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持续 7-10 天,最大 2000 mg/日;成人:250 mg,口服,每日 4 次,持续 7-10 天
或
苄星苄基青霉素 : <6 岁的儿童:肌内注射 600,000 单位,单次给药;>6 岁的儿童和成人:肌内注射 1,200,000 单位,单次给药
密切接触,且培养阳性,但没有疾病的迹象或症状的人被认定为无症状携带者。
呼吸道隔离(口罩和标准措施,如洗手)对那些有呼吸道定植的患者是必要的。 对于皮肤白喉的无症状携带者,接触隔离(手套、隔离衣)就足够了。 隔离应持续到停止抗生素治疗后,间隔至少 24 个小时连续采样 2 次培养阴性。[12][16]
在患者和携带者完成治疗后,应复查培养结果。对于阳性结果,需要再次使用红霉素进行最少 10 天的治疗。这一轮的治疗结束后,应重新培养。[12][16]
在获得培养标本后,给予包括 7-10 天口服红霉素或单剂肌内注射青霉素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后培养阳性,需要使用红霉素进行最少 10 天的额外治疗。 在第二轮抗生素治疗结束后,应该重新培养。[12][16]
密切接触,且培养阳性,但没有疾病的迹象或症状的人被认定为无症状携带者。
如果在过去 5 年没有接种过,携带者应该接受年龄相应的含白喉类毒素的疫苗作为加强免疫。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