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一级预防

对儿童哮喘的初级预防应根据不同地区和时间哮喘患病率来决定。[3] 初步研究表明控制环境中的屋尘螨和避免食物过敏原的措施前景较好但还没有被重复验证。[35][36][37][38] 目前的证据并不支持早期避免过敏原来防治后续哮喘发展。

研究表明饮食中潜在的保护性因素包括鱼源性 ω 脂肪酸、谷物和大米、食用益生菌和修改配方奶粉等对预防哮喘的长期或短期效果不存在一致性。[39][40][41][42][43] 尚无有关维生素 A、E 或锌对于哮喘和过敏一级预防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44] 妊娠女性补充维生素 D 可能降低其子代喘鸣和经医生诊断的哮喘发病率,[21]但目前的证据不足以确定应接受维生素 D 治疗的人群以及应达到的水平,且目前不推荐将维生素 D 用于对过敏类疾病的预防。[45] 前 4 个月纯母乳喂养和避免孕产期暴露于烟草烟雾是特异性疾病有效的初级预防因素,也是预防哮喘所提倡的行为因素。[43][46][47] 与常规护理比较,减少多种过敏原暴露,可以降低当前诊断儿童哮喘的可能性(年龄< 5 岁和 5 岁及以上),但因为研究结果不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来证实其结果。[48] 单一干预性研究并不能预防儿童 5 岁时发生哮喘。[48] 对减少屋尘螨暴露这一干预措施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该方法并不能降低儿童罹患哮喘或变应性致敏的长期风险。[49] 推迟固体食物摄入和避免强过敏原饮食不是有效的初级预防策略。[47] 将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作为补剂添加至饮食中或将其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并不能预防过敏或哮喘的发生。[50] 产妇在妊娠期补充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 (n-3 PUFA) 可能减少儿童哮喘患病率,但对降低特应性疾病结局和预防食物过敏的效果不明显,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51] 曾有假说表明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过敏及相关疾病的发生,但是一项系统评价研究表明哮喘发生风险的下降可能与发表偏倚相关。[52] 进一步说,接种卡介苗对减轻过敏反应或预防其他过敏性疾病有任何保护性作用。

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使用 H1 受体拮抗剂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或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治疗频繁喘息发作的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可以有效减轻这些儿童患者的哮喘结局。[53][54]

二级预防

已知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应避免刺激物。如果环境中存在烟草烟雾会使已有的哮喘进一步恶化。母亲每天吸烟超过 10 支,其子女罹患哮喘的风险最高。[282] 针对过敏和哮喘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超重、减少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等。[43][47] 肥胖会增加患哮喘的风险。成人中肥胖与哮喘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的证据很强,但在儿童中这种相关关系证据不明显。[33][34] 对于运动诱发性哮喘患者,运动前 10-15 分钟使用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可以使患者在长达 3 小时之内不发作。[283]

过敏原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分为皮下免疫疗法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SCIT) 和舌下免疫疗法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脱敏疗法适用于常见的过敏原,例如花粉、屋尘螨和猫。虽然该方法在治疗昆虫过敏和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已经被证实,但在哮喘治疗方面,其效果和应用仅局限于过敏性哮喘,而不应用于重度和不稳定哮喘的治疗。[43][284] SCIT 虽然可以缓解哮喘症状、减少哮喘用药,并降低过敏原特异性支气管高反应性。然而其对肺功能的效果不一致。[285][286] SCIT 对成人患者的疗效不如吸入性皮质类固醇。[287] 有力的证据表明 SLIT 可以改善存在特殊单一过敏原(例如屋尘螨)患者的哮喘症状。[288][289] 应用 SLIT 方法治疗成人过敏性鼻炎,其治疗益处大约是 SCIT 的一半。[290] 虽然 2 个舌下免疫疗法的产品可能近期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委员会批准使用,但到目前为止,该 SLIT 方法还没有被其所批准使用。到目前为止,关于 SCIL 和 SLIT 的研究已经纳入轻至中度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并评估了单药治疗,但还未研究在存在多种过敏原的情况下使用多重治疗。使用 SCIT 治疗罕见的、可能致死的过敏性疾病时,医生应认真权衡其利弊,并且应该与患儿家长进行讨论。关于 SLIT 几乎没有报道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在家给予治疗。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推荐 SLIT[291] [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logo ] 或 SCIT 作为小儿哮喘的标准治疗。使用 SLIT(相较于安慰剂)可增加所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291]

哮喘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推荐使用同一方法来治疗该类患者同时存在的气道炎症。[169] 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优于安慰剂,与抗组胺药疗效相当,但劣于鼻内皮质类固醇激素。[170][171][172] 鼻内皮质类固醇激素能改善哮喘症状和 FEV1。[173] 针对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成人哮喘患者,联合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效果优于使用加倍剂量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效果。[174]

哮喘患者接受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流行性感冒会加重哮喘患儿的医疗负担。[292] 虽然缺乏儿科方面的证据支持,但目前指南建议对所有 6 月龄以上的哮喘患儿进行流感疫苗接种。[293][294] 接种流感疫苗并未使哮喘患儿在接种疫苗后不长得时间内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增加。[293][294] [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logo ] 尽管存在这些推荐,但疫苗覆盖率依然很低。[295] 肺炎链球菌疫苗在许多国家属于常规免疫接种疫苗。但未证明该疫苗对控制哮喘有益。[296]

基于学校的干预措施、社区卫生工作者的访视和强度更大的培训/监测可能有助于改善特定人群的哮喘控制和减少急性发作。[297][298][299] 一项研究还发现这具有成本效益(投资回报率为 1.9)。[300][301][302][276] 对学校员工进行哮喘教育的获益尚不确定。[303] 一项 Cochrane 评价分析了 5 项有关儿童和青少年哮喘的家长心理干预的研究,但没有发现心理治疗的有效性证据。[304] 但是,哮喘儿童可能有与哮喘不相关的心理问题,需要单独处理。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