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不同国家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成人 ADHD 治疗推荐可能存在差异。

ADHD 不伴情绪障碍或焦虑症

当成人 ADHD 症状持续存在且不伴有其他共病症状时,我们推荐试用二甲磺酸赖右苯丙胺或哌甲酯作为一线药物治疗。[2] 只要临床获益存在,则持续药物治疗试验。可使用症状评定量表(例如成人 ADHD 研究者症状评定量表 [Adult ADHD Investigator Symptom Rating Scale])[50] 或世界卫生组织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评量表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 监测治疗反应。[39]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 (ASRS-v1.1) symptom checklist - 18 item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 (ASRS-v1.1) Screener - 6 item 采用兴奋剂治疗,见效很快,通常服用 2-3 天即可见效。当考虑使用兴奋剂治疗时,应详细询问心脏病史,包括猝死或心律失常家族史、晕厥或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存在心脏症状或这些症状家族史的病例,在开始兴奋剂治疗前应当行心电图检查和/或心脏专科咨询会诊。应当持续监测兴奋剂的不良反应。医师在开具这些药物的处方时,必须对所有用药不当的情况保持警惕。对于 ADHD 症状对二甲磺酸赖右苯丙胺有反应但不能耐受更长期作用的成年人,可以考虑使用右苯丙胺。[2]

若兴奋剂药物试验性治疗无效或耐受不良,推荐应当考虑改用其他制剂[51] 或选用托莫西汀(无兴奋特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治疗。但只要有临床获益,就应持续进行充分的兴奋剂试验性治疗。对此类治疗反应不充分的患者,请咨询三级专科 ADHD 服务机构的建议。除兴奋剂之外,还可向患有 ADHD 伴随高攻击性、易怒或易激惹的患者提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他实验性和辅助性治疗可能有效,包括用于治疗核心症状的安非他酮 [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logo ] 以及文拉法辛。

无论兴奋剂治疗或非兴奋剂治疗,一旦取得疗效,则持续用药数月,随后评估是否需要持续治疗。[52]

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我们也推荐在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的成人 ADHD 临床机构,将心理治疗作为一个可行的治疗选择。[53] 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基于认知行为的治疗在短期内可能有利于治疗 ADHD 成人患者。一项综述发现,认知行为疗法 (CBT) 加以药物治疗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以及 CBT 与期待治疗相比,对ADHD 核心症状的减除相当一致。有低质量的证据表明,CBT 还可能改善 ADHD 成人患者的常见继发性障碍,例如抑郁和焦虑。[54] 该疗法对抑郁、焦虑、反社会行为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共病特征也有疗效。[55][56] 其他心理疗法还包括语言行为疗法和元认知干预疗法。[57][58]

ADHD伴情感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或焦虑症

成人 ADHD 伴有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时,治疗变得更复杂。共病的症状可能对 ADHD 症状有溢出效应,导致注意力涣散、冲动和多动相比无共病患者更严重。先治疗共病可能有助于从症状学层面缓解 ADHD。

另外,兴奋剂治疗常见的副作用可以包括躁狂、体重减轻、失眠,一旦中枢兴奋剂治疗开始,可能难以评估此类症状是药物副作用还是未被治疗的共病症状。 如果首先治疗共患疾病,需选用有害性最低的药物。

对于存在精神障碍症状的患者,例如抑郁症、双相障碍或焦虑障碍,除了成人 ADHD 的症状学,首先应当治疗非 ADHD 疾病。根据 ADHD 症状学严重程度的评估和患者的愿意,可以同时开展心理治疗参与。情绪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抑郁药和/或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而焦虑症状可通过抗焦虑药(例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和/或抗抑郁药)治疗缓解。治疗目标为降低非 ADHD 症状的严重程度,从而可能显著缓解已报告的 ADHD 引起的注意缺陷和认知损害表现。

在情感/焦虑障碍的充分治疗后,若经过慎重评估证实ADHD确实持续存在,应当考虑使用旨在缓解持续性ADHD症状的药物治疗。

对于需要多种药物合并维持非ADHD症状稳定性的患者,需要丰富的精神药理学专业知识和经验。 伴有情感障碍(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和/或焦虑障碍的患者需要包含抗抑郁药在内的治疗方案。

双相障碍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和相似的药物(例如托莫西汀)时应当警惕药物引起的情绪循环波动。 兴奋剂(哌甲酯或苯丙胺盐制剂)治疗与抗抑郁药或心境稳定剂之间无同时使用禁忌。 但兴奋剂也有引起情绪循环波动的风险,因此用药需谨慎,特别是对于合并双相障碍的患者。 兴奋剂可加重焦虑症状和失眠症状。 这些作用均对有严重情感和/或焦虑症状的患者有害,因此,对于此类药物作用的紧急情况的应当予以谨慎并持续密监测。

既往物质滥用患者的治疗

对该患者群应当谨慎使用兴奋剂。适当使用长效中枢兴奋剂,尤其是某些剂型,因为其导致药物滥用的可能性更低。[34] 推荐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综合治疗 ADHD 和物质滥用障碍。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