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根据大便失禁的定义和发作频率,该病的发病率波动在1%到10%。[1][3] 然而,使用可比性方法和定义进行研究时,发现不同社区人群中的患病率非常相似(面对面或电话采访了解到的患病率约为 8.3%-8.4%,通过邮寄式调查问卷了解到的患病率约为 11.2%-12.4%)。[4] 

疗养院人群、产妇、患有认知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更高。[1][3] 于医疗福利机构就诊的人群中,发病率可能高达 50%。[5] 由于社会耻辱感的影响,院外还有相当多的隐匿患者。由于产伤(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的肌肉损伤或者是盆底神经牵拉受损所致的神经病变)是发病的常见原因,所以患者多为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般性盆底肌肉/组织退化可能导致老年人更易受到影响。认知障碍、一般情况异常以及由于忽略排便习惯引起的便秘、粪便嵌塞也会导致年老体弱人群(尤其是养老院中的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盆底或者肠道手术引起的肠道长度减少或者出现并发症可以导致各类人群发病。

在美国,大便失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及经济问题,大便失禁相关治疗产品的费用每年可以超过 4 亿美元。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