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鉴别诊断

常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前额痛、鼻塞、黏液脓性鼻涕、发热;屈颈、咳嗽或打喷嚏可加重头痛

鼻窦压痛、额窦及上颌窦叩击痛,这强烈表明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 无: 为临床诊断

常见于儿童;表现为耳痛、易激惹、听力下降、厌食、呕吐或发热,多见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鼓膜膨胀、不透明及活动度下降;鼓膜可呈现为白色、黄色、粉红色或红色;通常使用常规耳镜检查进行诊断

  • 耳镜检查: 鼓膜膨胀、不透明
  • 气动耳镜检查: 确认存在积液
  • 鼓室测压法: 确认存在积液

经期头痛

每月一次/周期性出现的月经前后发作性头痛

通常正常

  • 无: 为临床诊断

停药

近期用药变化,通常为高血压药物或抗组胺剂、咖啡因、伪麻黄碱、阿片类、皮质类固醇

通常正常

  • 无: 为临床诊断

药物滥用

曾经服用大量的非处方镇痛药

通常正常

  • 无: 为临床诊断

颈椎椎旁肌肉压痛

双侧紧绷的束带样头痛,持续疼痛且无跳痛,疼痛程度不剧烈(非重度)

触诊时肌肉压痛,颈椎活动受损

  • 无: 为临床诊断

单侧跳动性或搏动性疼痛、有先兆的偏头痛:恶心、呕吐、视觉先兆(闪光、锯齿形线条)、畏光、畏声,可能出现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先兆症状持续时间<60min;一项研究采用了一种有用的POUND评分法,其中P代表搏动性头痛,O代表持续时间为4-72h,U代表单侧位置疼痛,N代表恶心或呕吐,D代表失能程度(5分:很有可能是偏头痛;3~4分:可能是偏头痛;1~2分:不大可能是偏头痛)[10]

如果为有先兆的偏头痛,检查时可能会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其余检查多为正常

  • 无: 为临床诊断

通常伴有情绪紧张、抑郁、失眠;这种头痛可能被描述为双侧持续性紧箍样或束带样头痛、无跳痛且疼痛程度不剧烈(非重度)

颅骨表面压痛较常见,其余查体结果可能正常

  • 无: 为临床诊断

龋齿/智齿阻生

多于饮酒或摄入甜、辛辣或过冷的食物或饮料后出现;智齿疼痛多呈特征性“马蹄样”分布,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剧烈疼痛;常见于青壮年。

探诊时可见龋齿,牙釉质发软,牙脓肿可引起口臭、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下巴肿胀

  • 无: 为临床诊断
  • 牙科X光摄影: 阻生牙、蛀牙、脓肿、牙周疾病

典型表现为3个特征:咀嚼时颞下颌关节痛、关节弹响、下颌活动受限伴下颌紧闭

颞下颌关节压痛、下颌活动受限、颞下颌关节弹响

  • 无: 为临床诊断

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精神状态改变

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 头颅CT平扫: 头颅CT平扫:出血性卒中可见高密度影,缺血性卒中可见低密度影;但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4-48h内可能看不到病灶。

急性脑积水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嗜睡

可能正常

  • 头颅CT平扫: 脑室扩大
  • 腰椎穿刺: 可能显示颅内压增高

罕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通常发生于20~30岁的肥胖女性;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短暂性视力障碍、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一些症状(西咪替丁、皮质类固醇、达那唑、异维A酸、左旋甲状腺素、锂、米诺环素、萘啶酸、呋喃妥因、他莫昔芬、四环素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视乳头水肿

  • 头颅CT平扫和/或增强CT扫描: 阴性
  • 腰椎穿刺: 进行腰椎穿刺时,侧卧位时的开口压力>500mmH2O

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癌症病史;使患者从睡眠中痛醒的头痛或睡醒时出现的头痛,睡醒后几小时内头痛减轻,劳累或Valsalva手法会加重头痛

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 头颅CT平扫和/或增强CT扫描: 环形增强病灶,伴有或不伴有周围水肿 更多
  • 头颅MRI和/或钆增强: 环形增强病灶 更多

急性发作的头痛、恶心、呕吐,可能有精神状态改变或视力障碍

血压升高,平均动脉压>150~200mmHg

  • 脑部CT扫描: 阴性 更多

妊娠晚期或围产期、足部水肿、体重增加(>5磅/周);区分癫痫发作和子痫

血压>140/90mmHg

  • 脑部CT扫描: 阴性
  • 尿液分析: 蛋白尿(300mg/24h或1g/mL)
  • 全血细胞计数: 如果出现溶血,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和血小板减少
  • 肝功能检查: 高胆红素血症、乳酸脱氢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男女患者比例2:1且最常见于37~57岁人群

视力缺陷:复视、眼睑下垂、视野改变

  • 脑部MRI: 垂体出血
  • 脑部CT扫描: 垂体出血 更多

静脉窦血栓形成

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血液高凝状态

视乳头水肿、视野缺损、颅神经麻痹、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 脑部CT扫描: 上矢状窦内出现空三角征(高密度血栓造成的高信号三角形环)
  • 磁共振静脉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 静脉窦血栓形成 更多

颅骨颞顶部钝性外伤,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一段时间后意识转清,随后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恶化;可能出现头痛、呕吐、嗜睡

体格检查可能显示正常,这取决于血肿位置、大小以及有无占位效应,30%的病例可出现同侧瞳孔扩张

  • 头颅CT平扫: 晶状体/双凸形高密度影

被送至急诊室的头痛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 该疾病可表现为“霹雳样”头痛(突发性剧烈头痛,见于12%的患者中)或“前哨”式头痛(剧烈头痛前的轻度头痛,见于10%以下的患者);通常见于40~60岁的妇女。

70%的病例可出现颈项强直

  • 头颅CT平扫: willis环区域的出血 更多
  • 腰椎穿刺: 脑脊液黄变或呈血性 更多

多见于以下情况:酒精滥用、使用抗凝药物、经常跌倒、癫痫发作;可能伴有精神状态改变、癫痫发作、昏迷

体格检查可能正常,这取决于位置、大小以及有无占位效应,或者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癫痫发作,瞳孔异常或昏迷

  • 头颅CT平扫: 半月形或月牙形血块覆盖半球凸面体 更多

HIV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是易感人群,三分之二的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联征:发热、头痛、颈项强直;[3]其他症状有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畏光、皮疹

脑膜刺激征:5%的病例有Brudzinski征(颈部弯屈时弯曲髋部),5%的病例有Kernig征(髋部弯曲时伸直膝关节感到疼痛),颅内压增高者可出现视乳头水肿

  • 头颅CT平扫: 阴性 更多
  • 腰椎穿刺: 细菌性:低血糖、蛋白升高、中性粒细胞占多数;病毒性:糖正常、蛋白质正常、单核白细胞占多数

头痛、发热、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可能是免疫功能低下

视乳头水肿

  • 头颅增强CT扫描: 环绕低密度中心的增强环,周围为白质水肿

早期症状和体征没有特异性;患者可能暴露于火炉(旧房屋内)、空间加热器、房屋火灾、汽车尾气或燃气灶;出现流感样症状、其他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近期宠物死亡、晨起头痛、头晕、共济失调、精神错乱、恶心/呕吐,可能出现在深秋/初冬季节

协调能力差、记忆力减退、哮鸣音、过度换气

  • 碳氧血红蛋白水平: 非吸烟者>3%;吸烟者>10% 更多
  • 氧饱和度: 通常正常
  • 脉搏碳氧血氧仪: 一氧化碳升高 更多

近期头部外伤史,可能出现意识丧失

体格检查可能显示正常或显示存在脑外伤、头皮裂伤或脑挫裂伤。

  • 无: 为临床诊断
  • 脑部CT扫描: 阴性 更多

症状包括头痛、厌食、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眩晕、睡眠障碍;头痛往往为弥散性频繁头痛,紧张、提重物或咳嗽往往会加重头痛

精神状态变化、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

  • 无: 为临床诊断

更常见于20岁以上男性,表现为持续15~180min的重度、单侧眼眶、眶上或颞部疼痛、眼睛发红、过度流泪、鼻塞、面部肿胀

结膜充血、流泪、面部肿胀、瞳孔缩小、眼睑下垂、流涕

  • 无: 为临床诊断

三叉神经分布区发作性单侧剧烈疼痛,每次持续数秒钟,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无疼痛;可能有疱疹或多发性硬化病史

通常不显著

  • 无: 为临床诊断 更多

急性起病、单侧眼部和/或前额疼痛、视力模糊、看灯光时周围出现光晕、巩膜充血、恶心/呕吐、年龄>50岁

瞳孔中度扩张、视力下降、眼内压增高,发现视神经乳头典型改变伴有或不伴有视野缺损即可诊断

  • 眼压测量法: >21mmHg:疑似;>24mmHg:异常[3]

出现于50岁以上患者,女性占多数,可能有风湿性多发性肌炎病史,可表现为无痛性单眼视力减退、流感样症状、咀嚼后下颌疼痛

单侧失明、颞区压痛、眼底镜检查可能显示视神经水肿

  • 红细胞沉降率(ESR): 50 mm/h 更多
  • 颞动脉活检: 坏死性动脉炎或多核巨细胞 更多
  • 颞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 颞动脉、面动脉和眼动脉流量下降[11]

寨卡病毒感染

近期旅行至或居住在疫区;很多患者无症状,如有症状为轻度症状,持续数日至一周;常见特征为突然发热伴关节痛、结膜炎、肌肉痛和头痛

非特异性临床发现,类似病毒或流感样疾病、斑丘疹

  • 血或尿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病毒 RNA 呈阳性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病毒特异性抗体呈阳性

基孔肯雅病

近期旅行至或居住在疫区;常见特征为发热、双侧关节疼痛;相对不常见的特征为头痛、畏光、肌肉痛、关节炎、恶心/呕吐

结膜炎、斑丘疹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病毒特异性 IgM 或 IgG 抗体呈阳性
  • 间接免疫荧光: IgM 或 IgG 抗体呈阳性
  • 实时 PCR、实时环介导等温扩增 (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或传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 病毒遗传物质呈阳性

近期旅行至或居住在疫区;高热和以下至少两项:严重头痛、严重眼窝后疼痛、关节痛、肌肉和/或骨痛、皮疹、轻度出血表现(例如鼻或牙龈出血、瘀点、易淤青)、白细胞计数低

皮疹、轻度出血表现(例如鼻或牙龈出血、瘀点、易淤青)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病毒 RNA 呈阳性 更多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IgM 或 IgG 抗体呈阳性 更多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