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诊断标准

患者可以通过 Talcott 系统或多国癌症支持诊疗协会 (MASCC) 评分进行风险分层。[7][8] MASCC 评分是文献中应用更广泛的评分系统,比起 Talcott 系统,它有着更好的阳性预测值和更低的错误率。

来自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数据已明确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低风险患者。[39]

稳定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临床指数 (Clinical Index of Stable Febrile Neutropenia, CISNE) 已被证实是用于识别具有稳定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作的实体瘤肿瘤患者的准确模型。[40]

Talcott 系统[41]

与低风险组相比(定义为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Talcott 系统将明显更高风险分为 3 个亚组:住院患者(第 1 组)、伴有合并症的门诊患者(第 2 组)和有无法控制的癌症的患者(第 3 组)。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已验证有效,并有 93% 的阳性预测值,尽管其错误率高达 59%。[41]

MASCC 评分[42]

该风险指数评分基于年龄、疾病负荷、生命体征、基础 COPD、既往真菌感染史、水合状况和门诊状况。评分≥21 分对应低风险。该评分有 98% 的阳性预测值,而患者被错误分类的概率仅近 30%。[42]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低风险患者[39]

来自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的数据表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低风险患者可以安全地采取门诊口服抗生素治疗。[39] 从1998年起,MD Anderson肿瘤中心就已经定义了低风险患者(患有实体肿瘤、预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7天、生命体征平稳、治疗依从性好、无器官功能障碍、耐受口服药物和液体、居住地至诊所 30 分钟以内、有 24 小时看护人员、电话和便利交通),并用口服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盐治疗上述患者。在 257 例患者中,他们能将 80% 的患者定义为低风险,且有 97% 的低风险患者在门诊成功治疗。

CISNE 评分[40]

该风险模型使用 6 个解释变量来定义具有稳定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作的实体瘤肿瘤患者: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 PS)≥2(2 分)、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1 分)、慢性心血管疾病(1 分)、黏膜炎等级≥2(1 分)、单核细胞计数<200/μL(1 分)以及应激性高血糖症(2 分)。

得分为 0 分、1-2 分和≥3 分分别对应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发作。[40]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