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分诊评估发作时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以指导治疗。 其他的关键检查包括胸部听诊,如果可能,进行峰流速的监测。 喘鸣音消失(沉默肺)和奇脉是最严重的急性发作特点。 年幼儿童急性发作的诊断是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的临床诊断。 根据体检结果和患者的 PEFR/FEV1测试值,急性发作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或危及生命,尽管诊断急性发作不应依赖于测试结果。
主要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突然或逐渐加重的喘息、咳嗽、胸闷、呼吸窘迫和因为气体潴留导致的过度肺膨胀。 评估症状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及对治疗反应很重要, 患儿及其父母对发作症状的认识多不足。[34] 喘息并不是发作严重程度的可靠的预测指标,因为严重气流阻塞(沉默肺)时喘息音是消失的。 咳嗽很少是唯一表现。 患者可能主诉运动受限制。 睡眠障碍,如果存在,是哮喘基础水平控制不佳的一项指标。
暴露于激发因素如病毒感染、吸入过敏原、环境刺激物(如烟草烟雾)、情绪(如愤怒、焦虑)、大笑的动作或运动。
既往哮喘病史,因为大多数发作发生在已知有哮喘的儿童。 严重发作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的哮喘住院或插管病史。 常规药物依从性应该评估。 既往不是哮喘的患者可能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如湿疹、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 一级亲属存在任何过敏性疾病也会增加患哮喘的风险。
任何其他与鉴别诊断有关的病史。
快速分诊评估的一般检查应该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体温。 气促,通常伴随着心动过速,是急性发作的特征性体征。 心动过缓是终末前期的体征。 血氧饱和度测量提示是否需要氧疗。 发热提示感染。 紫绀是终末前期的体征,表明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疲惫和意识水平下降是即将呼吸停止的迹象。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安静清醒时正常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由 BMJ 证据中心采用来自作者 A. Chang 和 P. Robinson 的信息编制 [Citation ends].
呼吸系统检查应首先对呼吸窘迫进行评估。 说话的能力与呼吸困难程度直接相关,但需要相对于孩子的发育年龄进行评估。 婴儿的喂养能力可以反映呼吸困难程度。 肋间隙、肋下隙或胸骨的凹陷是呼吸窘迫的伴随体征,同时反映了为增加气流量而产生的大量负压。 其他还会出现鼻翼煽动及气管牵拉等相关特征。 辅助呼吸肌如胸锁乳突肌、胸肌和斜角肌的运动往往表示呼吸窘迫的发生。 婴幼儿辅助呼吸肌的参与常表现为点头呼吸。
肺部听诊通常表现为复调、高调、广泛的哮鸣音。 喘息的强度是预测发作严重程度的不可靠指标,因为严重气流阻塞(沉默肺)时喘鸣音是消失的。 当气道阻塞程度增加时喘息是双相的。 可能出现奇脉,奇脉的定义是吸气时收缩压下降大于10mmHg, 然而,这是评估发作严重程度的不可靠指标,而且不应常规用来评估严重度。[29]在临床实践中,这也是一个较难引出的体征。
可逆的支气管痉挛是哮喘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最初反应可以指导哮喘诊断的准确性。 对β{0}2受体激动剂无反应可能表明严重哮喘恶化,但也应该考虑其他诊断,尤其是在哮喘控制良好和稳定的情况下,或首先表现为哮喘样症状的病例。
可重复的肺量测定法和呼气峰流速(PEFR)
这些很难应用于年幼孩子的严重度评估,即使患儿状态良好也很少应用于儿童初始评估或监测急性哮喘的进展。
如果尝试测量,应在患者直立位时进行,取 3 次测试值中的最佳值。PEFR 下降的程度表示为 PEFR 占预测值的百分比,反映了加重的严重程度。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指导根据初始 PEFR 或 FEV1,对严重程度作如下分类:轻度:≥70%;中度:40%-69%;重度:25%-39%;危及生命:<25%。[33] 国际指导使用不同的 PEFR 阈值来界定严重程度。[29][35]
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 (ABG) 测量很少应用于儿童,仅用于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时。在静脉置管时采集自由流动的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可提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近似值。[36]
由于明显呼吸急促,首先的典型发现是PaCO2 下降, 然而,潜在的呼吸疲惫会造成二氧化碳潴留;这是即将呼吸衰竭的信号。
胸片不是常规检查, 它的主要用途是排除其他诊断,应用于哮喘患儿的初次发作,特别是如果临床特征不典型,在严重的急性发作期对初始治疗反应欠佳。 还可评估肺炎或气胸的局部病变。
哮喘时胸片通常是正常的,但可以发现包括过度通气(普通哮喘)、气胸、肺不张、肺炎或肺叶萎陷伴实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