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吸入性沙丁胺醇 : (100 µg/剂的定量吸入器)100 µg(1喷)每15-30秒1次,最大量可达10喷,需要时每20-30分钟重复1次
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 (NHLBI) 指导对轻度加重的定义如下:患者清醒,仅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能成句说话。呼吸频率增快,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喘息为中度,经常仅见于呼气末期。在空气环境下呼吸时动脉血氧饱和度>95%。峰值呼气流速(或 FEV1)≥预测值或个人最佳值的 70%。[33]
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应通过储雾罐给药,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儿童演示利用大容量的储雾罐使用定量吸入气雾剂来自 Anne Chang 教授的个人资料 [Citation ends]. 因为已有研究证明,在轻度加重时,这种方法与雾化器一样有效。证据 A<4岁儿童应使用面罩。[35]
轻度发作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泼尼松龙 : 1 mg/kg/d每日口服1次,最大剂量40 mg/d
在轻度加重时,通常不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但是如果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后效果不佳,可能需要给予口服皮质类固醇来阻止病情恶化。
目前为止只有 1 项随机对照试验对在急性哮喘儿童中比较了使用不同剂量的口服皮质类固醇,但未发现使用不同剂量之间存在效果差异。[65]
尚不清楚最佳疗程。虽然在入院时应用单剂量口服皮质类固醇未显示出一致性获益,[66][67] 但3天和5天疗程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一致。[47] 一般推荐 3 天的疗程,但一些国际指南支持较长疗程(例如英国胸科协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 [BTS/SIGN] 指导推荐 3-5 天,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 指导推荐 5-7 天)。根据作者的经验,应在治疗的第 3 天对患儿进行评估,如果有必要,可给予较长疗程的治疗。与 3 天疗程相比,一项儿科随机对照试验不支持常规使用 5 天疗程。[47]
可能发生诸如肾上腺抑制等全身不良反应。
吸入性沙丁胺醇 : (100 µg/剂的定量吸入器)100 µg(1喷)每15-30秒1次,最大量可达10喷,需要时每20-30分钟重复1次
NHLBI 指导对中度加重的定义如下:患者清醒,并且呼吸困难可能妨碍或限制日常活动。患者能说短语,不能说句子。呼吸频率、心率增加伴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和胸骨上凹陷。通常有高调哮鸣音。在空气环境下呼吸时动脉血氧饱和度为 91%-95%。峰值呼气流速(或 FEV1)为预测值或个人最佳值的 40%-69%。[33]
需要立刻治疗。 用药剂量和频率需要根据临床反应进行调整。 需要每15-20分钟进行反应评估。
吸入用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应通过储雾罐给药,[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儿童演示利用大容量的储雾罐使用定量吸入气雾剂来自 Anne Chang 教授的个人资料 [Citation ends]. 因为已证明对于中度加重患者来说,这与雾化吸入同样有效。 [
]<4岁儿童应使用面罩。[35]
通常需要入院,尤其初始治疗疗效不佳时。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泼尼松龙 : 1 mg/kg/d每日口服1次,最大剂量40 mg/d
应在早期开始使用口服皮质类固醇。[29][33][35]证据 A
目前为止只有 1 项随机对照试验对在急性哮喘儿童中比较了使用不同剂量的泼尼松龙,但未发现使用不同剂量之间存在效果差异。[65]
尚不清楚最佳疗程。虽然在入院时应用单剂量口服皮质类固醇未显示出一致性获益,[66][67] 但3天和5天疗程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一致。[47] 一般推荐 3 天的疗程,但国际指南支持较长疗程(例如BTS/SIGN 指导推荐 3-5 天,GINA 指导推荐 5-7 天)。根据作者的经验,应在治疗的第 3 天对患儿进行评估,如果有必要,可给予较长疗程的治疗。与 3 天疗程相比,一项儿科随机对照试验不支持常规使用 5 天疗程。[47]
可能发生诸如肾上腺抑制等全身不良反应。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吸入性异丙托溴铵 : (17 µg/剂的定量吸入器)68-136 µg(4-8喷)每20分钟1次,连用3次,然后若需要每1-4小时1次
一份 Cochrane 评价发现,在急诊科接受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SABA) 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中度或重度哮喘发作儿童,其入院可能性低于仅接受 SABA 的儿童。[68] [ ]
一些国际指南指出,如果中度至重度加重患者对初始治疗无反应,可联合吸入用抗胆碱能药物。[29][35] [ ]
如果吸入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在第1个小时需要每20分钟给予1次,然后重新评估。[33][35]
相对于β-2受体激动剂5-15分钟起效,抗胆碱能药需30-90分钟缓慢起效,且支气管扩张作用较弱。[69] 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时加用抗胆碱能药物有益于减轻类胆碱能的支气管肌痉挛和减少分泌物。
<2岁儿童(不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慢性肺疾病的早产儿)应用该药的安全性目前仍不明确,且不推荐常规应用。[70]
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干燥。 与β{0}-2受体激动剂相比,心脏刺激不十分显著。
NHLBI 指导对重度或危及生命的加重的定义如下:患者出现激越或嗜睡,有静息时呼吸困难;婴儿由于呼吸做功增加和精神状态改变出现停止进食;也可能出现发绀;患者只能逐字讲话或者不能讲话。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可能增快或减慢。辅助呼吸肌明显参与呼吸,表现为胸骨上凹陷。通常有高调哮鸣音,但也可能没有(沉默肺)。在空气环境下呼吸时动脉血氧饱和度<90%,峰值呼气流速(或 FEV1)占预测值或个人最佳值的 25%-39%(重度)或<25%(危及生命)。[33]
所有患者应入院治疗。
立即实施氧疗。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0%。[33] 一些国际指南以较高氧饱和度水平为目标(例如,GINA 建议,将儿童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94%-98% 之间)。[35]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沙丁胺醇 : 雾化吸入,60-300 µg/kg/小时,持续进行
吸入性沙丁胺醇 : 2.5至5 mg单剂量雾化吸入,需要时每20-30分钟吸入1次
应持续雾化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证据 B 尚缺乏证据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储雾罐。
<4岁儿童应使用面罩。[35]
雾化吸入应由氧气而非室内空气驱动,因为必需维持氧疗;[29][35]β-2 受体激动剂可能导致通气不良区域的肺血管扩张,从而进一步加重氧合不足。
频繁的应用β{0}-2受体激动剂可引起暂时的钾离子、镁离子、磷酸盐水平降低。 所有的患儿应该监测钾离子水平,必要时予以补充治疗。[29]
对于原来存在心脏疾病的儿童,必需谨慎。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吸入性异丙托溴铵 : 0.25-0.5 mg每20分钟雾化吸入1次,连用3次,然后在需要时每1-4小时1次
一份 Cochrane 评价发现,在急诊科接受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SABA) 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中度或重度哮喘发作儿童,其入院可能性低于仅接受 SABA 的儿童。[68] [ ]
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在第1个小时需每20分钟给予1次,然后重新评估。[33][35]
相对于β-2受体激动剂5-15分钟起效,抗胆碱能药需30-90分钟缓慢起效,且支气管扩张作用较弱。[69]
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时加用抗胆碱能药物有益于减轻类胆碱能的支气管肌痉挛和减少分泌物。 雾化吸入器必需由氧气驱动。
<2岁儿童(不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慢性肺疾病的早产儿)应用该药的安全性目前仍不明确,且不推荐常规应用。[70]
与β{0}-2受体激动剂相比,心脏刺激不十分显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泼尼松龙 : 1-2 mg/kg/d 口服,每日1次,最大量40mg/d
甲基泼尼松龙 : 1 mg/kg静脉注射,第1天每6小时1次;第2天1 mg/kg,每日2次,随后1 mg/kg每日1次持续1-8天
或
地塞米松磷酸钠 : 单剂 0.6 mg/kg,肌肉注射
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取决于患者是否接受口服治疗。 对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发作,静脉或肌肉注射通常是必需的。 4-6小时起效。[32]
对于所有重度或危及生命的急性加重患者,应持续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通常推荐 3-5 天的疗程。根据作者的经验,应在治疗的第 3 天对患儿进行评估,如果加重较严重,必要时可将疗程增至 10 天。
对于不能耐受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或依从性差的儿童,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是一种替代选择,已在两项儿科随机对照试验(总人数 n = 292)中证明肌内注射地塞米松与口服 5 天疗程皮质类固醇的效果相当。[28][30]
全身不良反应(如肾上腺素抑制)可能更常见于肌注长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7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硫酸镁 : 40-50 mg/kg,静脉给予,单次使用,每剂最大剂量不超过 2000 mg;150 mg,雾化使用,在第一个小时内,每 20 分钟一次
更多沙丁胺醇 : 15 μg/kg,经静脉快速推注,持续 10 分钟;以 1-2 μg/kg/分的速率静脉输注,并根据反应和心率进行调整,最大速率不超过 5 μg/kg/分
更多或
特布他林 : 0.01 mg/kg皮下注射,每20分钟1次,连用3次,其后如有需要每2- 6小时1次,最大剂量 0.25 mg/剂
氨茶碱 : 5 mg/kg 静脉负荷剂量(在已经接受口服甲基黄嘌呤的患者中无需给予),然后以每小时 1 mg/kg 的速率持续输注
静脉给予硫酸镁已被证实安全、有益,可改善肺功能和症状评分。目前,它是国际指南推荐用于此类病情的一线静脉用支气管舒张剂。[29][33][35]证据 A [ ] 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
吸入硫酸镁疗效甚微,因此首选静脉注射。[74] 有一些证据显示,对于重度哮喘加重患者、就诊时有较重度发作(在空气环境下呼吸时 SaO2<92%)的儿童以及先前症状持续时间短于 6 小时的患者,吸入硫酸镁可能有帮助。[60][61] [ ]研究并未发现这一轻微获益具有一致性。[62][61]因此,雾化硫酸镁已经开始出现在一些国际治疗指南中,当国际上尚未就其在管理中的作用达成共识。
部分(非全部)国际指南推荐将静脉给予 β-2 受体激动剂作为二线治疗(例如,GINA 指南便不推荐使用静脉给予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静脉给予沙丁胺醇是首选。如果处于无法提供静脉用沙丁胺醇的地方,可能建议皮下注射特布他林。独立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静脉给予 β-2 受体激动剂可改善临床结局,但在 Meta 分析中没有证实这一点。证据 B 定期检测血钾水平,并在需要时予以补充。
在许多指南中,甲基黄嘌呤(氨茶碱或茶碱)被认为是三线治疗,但它们在哮喘管理中的确切作用需要进一步澄清证据 B 在给药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心电图监测。对于需要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并相应调整药物剂量。
低氧及高碳酸血症导致的乏力、紫绀、嗜睡等临床症状是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指征。
确保充足呼气时间的通气策略用于改善气体交换。 可能需要肌松。
尽早召集儿科重症监护小组和/或有儿科经验的麻醉师;应该在呼吸停止之前进行气管插管。
由于液体消耗,这些患者需要液体复苏,正压通气开始时就可能伴有低血压。
无创通气可能作为补救性治疗以避免气管插管。 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双水平无创通气可以通过鼻塞或全面罩方式应用。 为了患者耐受机械通气,镇静有时是必需的,但应该谨慎使用。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