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一级预防

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是防止未来哮喘急性发作的关键;急性发作表明哮喘控制不充分。 给予充分的哮喘控制和适当的哮喘管理计划,甚至可以不必避免已知的刺激因素。

哮喘控制有两个目的:减少损伤和降低风险。 大多数儿童其他方面控制良好,但相当数量患儿仍会因病毒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减少损伤定义为防止间歇症状,减少使用缓解药物(≤2天/周),保持正常肺功能,维持正常活动水平,达到父母对哮喘控制的期望。 口服糖皮质激素已被证明能降低复发率,[32] 但这项 Meta 分析主要是基于成人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只包括一项儿科试验。[15] 大剂量吸入激素治疗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功效类似,但成本效益不如后者。[33]

降低风险的定义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和减少急诊就诊或住院率,防止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减少药物副作用。[33]

二级预防

病毒感染是急性哮喘发作的重要触发因素。 尽管很多国家推荐哮喘患儿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目前的研究数据还不能证实该疫苗在减少哮喘发作率或肺功能下降方面的益处。[127] 但现有数据支持该疫苗耐受度好,同时不触发哮喘发作。[127][128] 同样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肺炎球菌疫苗对哮喘儿童的有益作用。[129] 但降低环境烟雾暴露对处于哮喘发作高风险的儿童有益。[130]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