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筛查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病首次发作前的时间段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然而,精神分裂症出现前的特征是非特异性症状,被描述为分裂质、前驱期、[24] 以及前驱症状。[25] 未来会发生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在很早之前就可能在多个发展和成就领域存在某些困难。这些发现与第二轴疾病(例如回避型、精神分裂型以及分裂型人格障碍)时所见的行为平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导致持续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推测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症状的进展速度和该过程中应激源的存在与否。几种经过验证的量表可以用于确定哪些人是精神分裂症(但不是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但是它们尚未在临床实践中使用:Bonn 基本症状评定量表、[26][27] 精神状态风险 (At-Risk Mental Status)、[28][29] 结构化前驱症状访谈 (Structured Prodromal Symptoms Interview)。[30]

在影响病程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可调整结局预测因素为家庭环境、物质滥用、未经治疗精神病的持续时间。[31][32][33][34][35][36][37][38] 对所有人进行筛查不可行,因为该疾病的发病率较低。虽然已有诊断标准,但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辨别会被很多因素妨碍,包括误诊、物质引起的精神病以及诊断延迟。即使作出诊断,也会存在广为人知的一种更大挑战——自知力减弱的患者人群依从性极差。虽然药理学[39] 和心理社会干预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多数患者有效,[40][41][42] 但早期发现可减少未经治疗的精神病的持续时间[34][36][38][43][44][45] 并且可预测更好的结局,[46] 但部分研究不支持这一结果。[47][48][4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