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继发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体位性低血压 |
短期 | 高 |
由抗精神病药物的 α-肾上腺素能活性导致的直立性低血压,常出现于治疗初期或药量增加时。[77] 该并发症通常是短暂性的,仅持续几小时或几天。任何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低血压;对于老年患者,低血压可能持续存在,并具有剂量限制性。预防措施包括教育患者在转为直立位时应动作缓慢。 |
||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
短期 | 中 |
肌张力障碍指任何横纹肌的不自主肌肉收缩。注射用苯海拉明和苯扎托品会在数分钟内逆转肌张力障碍。[83]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NMS) |
短期 | 中 |
可能发生于开始使用神经阻滞剂后最初数月内的任一时刻。临床表现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强直、高热和意识改变。因为 NMS 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务必尽早诊断。除了立即停药并给予静脉输液,患者还需要支持性干预,最好送入重症监护病房。[84] |
||
自杀 |
存在差异 | 高 |
根据精神分裂症的有关数据,自杀风险可以说是相当高的:[78][79] 约 10% 至 15%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自杀。[80] 自杀风险在首次诊断时、首诊后不久以及每次急性精神病发作后最高。 |
||
物质滥用 |
存在差异 | 高 |
根据精神分裂症的有关数据,物质滥用的程度可以说是很高的:在任一时间,有多达 1/3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物质滥用。[80] 物质使用可能先于发病,也可能在病程中发生。 |
||
烟草滥用/烟草依赖 |
存在差异 | 高 |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吸烟行为比普通人群更严重,因此,在这些患者中,吸烟相关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81] 安非他酮有可能在不影响症状稳定性的情况下降低烟草使用并增加戒烟比例。 |
||
迟发性运动障碍 |
存在差异 | 高 |
特征为重复、不自主、无目的的动作。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在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持续监测方面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使用高效抗精神病药(例如氟哌啶醇、利培酮)时,风险更高。[82]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帕金森综合征 |
存在差异 | 中 |
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可能出现继发性帕金森样临床表现,例如姿势僵硬、运动流畅性缺乏、步伐小、面部表情呆板;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高风险。 为了降低帕金森综合征的风险,建议在开始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时加用苯海拉明或苯扎托品。 由于存在认知损害风险,老人和认知障碍患者不应在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时开始接受抗胆碱能药物。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体重增加 |
存在差异 | 中 |
几种药物更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例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如果体重增加 5%,就应该考虑改变治疗用药。[85] 将潜在体重增加风险较高的药物替换成风险较低的药物(例如: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可能是一项有效干预。[86]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需要每 6 个月称量一次体重。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代谢异常 |
存在差异 | 中 |
应该监测空腹血糖和血脂。[87] 只有当做过风险-效益评估且代谢副作用得到控制时,患者才可以继续接受可导致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88] 将相关代谢性综合征风险较高的药物(例如奥氮平)替换成相关代谢风险较低的药物(例如喹硫平、阿立哌唑)可能是一项有效的干预。[86]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应每 6 个月接受一次代谢检查。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抗胆碱能症状 |
存在差异 | 中 |
症状可分为外周症状(例如: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和尿潴留)和中枢症状(例如:谵妄)。 患者通常会对口干之类的副作用产生耐受性。用水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有帮助作用。发生视物模糊时,可以需暂时减少用药剂量。若出现急性尿潴留或谵妄,则需要停止用药。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催乳素升高 |
存在差异 | 低 |
多巴胺阻断性较强的抗精神病药(例如氟哌啶醇、氟奋乃静和利培酮)能增加催乳素,导致溢乳、男性乳腺发育和闭经。[67] 上述现象发生时,应减少剂量或改变用药。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心电图 (ECG) 异常 |
存在差异 | 低 |
QT 间期延长、T 波低平和尖端扭转型室速曾见于报道。[89] 在大多数情况下,基线 ECG 是不必要的。需特别关注有已知传导异常的患者。 |
||
抗精神病药继发的粒细胞缺乏 |
存在差异 | 低 |
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都有过与之相关的粒细胞缺乏报道。累积证据表明,氯氮平具有 0.8% 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90] 只有接受氯氮平治疗的患者才需要接受 WBC 定期监测(最初 6 个月需要每周检查,之后持续每两周检查一次)。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