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鉴别诊断

疾病
体征 / 症状
检查
体征/症状

临床表现可能没有不同。

检查

心电图可能显示非特异性 ST 段或 T 波改变。

心脏生物标志物正常。

体征/症状

临床表现可能没有不同。

检查

心电图可能显示非特异性 ST 段和 T 波改变,但是没有 ST 段抬高。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均升高。

体征/症状

患者典型表现为胸部撕裂样疼痛,特别是在肩胛骨间更显著。

可处于极度痛苦中并且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外周血管搏动可能不对称或肢体远端搏动消失。

检查

胸部 X 线检查可能显示纵隔增宽。

心电图改变可能不显著,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当夹层延展累及冠状动脉开口时,显示 ST 段有改变。

若静脉给予造影剂后胸腹部 CT 显示存在游离皮瓣以及真假腔,则可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也可以显示游离皮瓣和真假腔。

体征/症状

患者的典型表现为胸膜炎性的胸部尖锐刺痛急性发作,并伴有呼吸短促。

患者有凝血倾向增加的背景,例如存在已知的遗传性易栓症或结缔组织病;已知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增加该诊断可能性的肺栓塞 (PE) 病史。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近期长时间制动和肢体创伤。

检查

患者缺氧,动脉血气表现为动脉-肺泡阶差增加。

心电图可能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右心室劳损,Ⅰ 导联出现明显的 S 波、Ⅲ 导联出现明显的 Q 波以及 Ⅲ 导联 T 波倒置 (S1Q3T3),但改变也可不显著。

检测 D-二聚体对风险分层很有帮助。对于依据临床评分判断为 PE 可能性低且未表现出 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可排除 PE;如果 D-二聚体升高,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诊 PE。

对于依据临床评分判断为 PE 可能性高(即可能为 PE)或 D-二聚体异常的患者,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胸部多排 CT 肺动脉造影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体征/症状

患者出现突发胸膜炎样胸部不适和呼吸短促。

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发绀提示张力性气胸。

已知存在有易感气胸的病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病或近期胸部外伤,可能支持此诊断。

检查

胸部 X 线检查显示脏胸膜线。

体征/症状

患者通常有起病隐匿的发热、咳嗽(可能有痰)和呼吸短促。

胸部不适可能为胸膜炎症状。

检查通常能证实肺实变,并伴清音降低,空气进入减少,受累肺段出现啰音。

检查

白细胞计数通常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

胸部 X 线检查显示肺纹理增加。

可有感染病原体的血和痰培养阳性。

体征/症状

患者可以表现为不同性质的胸痛,一般在端坐和身体前倾时减轻,躺下时加重。

通常可能有近期病毒感染综合征以及临床检查闻及心包摩擦音。

检查

心电图可能呈现广泛的 ST 段弓背向下抬高(“马鞍形”),伴 PR 段压低。[24]

如果炎症延展至心肌,心脏生物标志物可能升高。

炎症标记物 C 反应蛋白和血沉可以升高。

胸部 X 线检查显示球形心脏影有提示作用。

超声心动图可以看到心包积液或无特殊表现。

体征/症状

患者经常有近期流感样疾病史或者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可能是年轻人,并往往没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心肌炎更可能表现为心力衰竭,而不一定是胸痛。

检查

心电图改变和心脏生物标志物可能类似心肌梗死。

炎症标记物(血沉和 C 反应蛋白)以及自身免疫指标可能升高。

检查方法可选心脏磁共振成像,延迟增强成像显示心包和心肌内受累。

体征/症状

患者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抗酸治疗能缓解症状。

不适/疼痛通常是非劳力性的。

检查

诊断通常为临床诊断。

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 X 线胸片均正常。

对于存在持续症状或者不典型症状的患者,建议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有可能发现食管炎(糜烂、溃疡,狭窄)或 Barrett 食管。

食管痉挛

体征/症状

患者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不适,服用硝酸甘油可能减轻症状(由于痉挛缓解)。

不适/疼痛通常是非劳力性的。

检查

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 X 线胸片均正常。

食管压力测定或钡餐可能提示食管运动障碍。

体征/症状

胸壁肌肉骨骼疼痛,在某种特定动作和深呼吸时加重。

可能表现为肋骨软骨交界局部压痛。

检查

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 X 线胸片均正常。

体征/症状

检查正常;但是有时表现为过度换气。

检查

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 X 线胸片均正常。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