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并非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表现,但通常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原因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这可以是下壁心肌梗死的唯一指征。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主要原因是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主要原因是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
患者经常描述有濒死感。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特别是前壁心肌梗死,由于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导致。
心脏听诊闻及 S3 或 S4 提示梗死心肌顺应性严重下降。
疼痛也可以出现在不典型部位(例如上腹部、下颌、手臂和颈部疼痛)或具不典型性质(例如烧灼感、心悸和局促不安)。
主要原因为严重休克或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与休克或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应考虑右心室梗死的可能性。
肺部检查有啰音提示心力衰竭。
最重要的可以改善的危险因素。
相对于不吸烟者或戒烟>10 年的人,每天吸烟 20 支或更多的人,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2-3 倍。即使是轻度和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此风险。[2]
只有 2/3 的高血压患者被诊断出来,且只有 1/3 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良好。
收缩压 (SBP) 和舒张压 (DBP) 均会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即使是高血压前期(未治疗时收缩压为 120-139 mmHg 和未治疗时舒张压为 80-89 mmHg,或者两者都具备),也可使患病风险增加 2 倍(与正常血压水平相比)。[2]
BMI >25 的患者患病风险增加。[2]
在考虑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例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血脂水平、酒精摄入量和心理社会因素)后,12.2% 的全球心肌梗死负担归咎于机体活动不足。[2]
18% 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患者在前期有持续性心绞痛发作。[2]
一级亲属的发病年龄男性 <55 岁或女性 <65岁。[2]
经常使用可卡因的年轻人(年龄 18-45 岁)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可卡因使用后 1 小时的患病风险较基线值增加24倍,同时慢性暴露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5]
男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病风险与相同年龄的绝经期前女性相比较高,而绝经期后女性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同的男性相似。
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35-44 岁男性被诊断为心肌梗死或致命性冠心病的发生率为 25/1000,而 65-74 岁男性的该发生率增加至 135/1000。[2] 对于女性而言,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