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胸痛

典型表现为发生在安静或劳力时的弥漫、剧烈胸痛,沉重感,位于胸部正中,放射至左臂或下颌,持续至少 20 分钟。

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源于舒张功能障碍所致的肺充血。

苍白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由于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导致。

发汗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由于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导致。

心源性休克

相关症状包括意识水平下降、严重低血压、急性呼吸短促以及突发心搏骤停。

其他诊断因素

恶心和/或呕吐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并非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表现,但通常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原因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这可以是下壁心肌梗死的唯一指征。

头晕或头重脚轻感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主要原因是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虚弱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主要原因是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痛苦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

患者经常描述有濒死感。

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的常见相关表现,特别是前壁心肌梗死,由于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导致。

额外心音

心脏听诊闻及 S3 或 S4 提示梗死心肌顺应性严重下降。

不典型部位或性质的疼痛

疼痛也可以出现在不典型部位(例如上腹部、下颌、手臂和颈部疼痛)或具不典型性质(例如烧灼感、心悸和局促不安)。

意识模糊

主要原因为严重休克或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低血压

与休克或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应考虑右心室梗死的可能性。

呼吸音异常

肺部检查有啰音提示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吸烟

最重要的可以改善的危险因素。

相对于不吸烟者或戒烟>10 年的人,每天吸烟 20 支或更多的人,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2-3 倍。即使是轻度和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此风险。[2]

高血压

只有 2/3 的高血压患者被诊断出来,且只有 1/3 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良好。

收缩压 (SBP) 和舒张压 (DBP) 均会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即使是高血压前期(未治疗时收缩压为 120-139 mmHg 和未治疗时舒张压为 80-89 mmHg,或者两者都具备),也可使患病风险增加 2 倍(与正常血压水平相比)。[2]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和平滑肌功能受损,伴白细胞黏附增加,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对于没有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 4 倍。[9]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53 mmol/mol (<7%) 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目标。[10][2] 然而,对于冠心病患者,这个目标可能不太严格(即<64 mmol/moL [<8%])。[10]

肥胖

BMI >25 的患者患病风险增加。[2]

代谢综合征

可在腰围>100 cm (>39 英寸) 的男性和腰围>90 cm (>35 英寸)的女性中出现。[11]

该综合征的特点是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中心性肥胖,并且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患病风险增加的一种指标,即使在没有糖尿病的患者中,亦是如此。[12][2]

缺乏体力活动

在考虑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例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血脂水平、酒精摄入量和心理社会因素)后,12.2% 的全球心肌梗死负担归咎于机体活动不足。[2]

血脂异常

LDL-C 升高、甘油三酯升高、HDL-C 降低以及 LDL/HDL 比值升高都是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早期的关于胆固醇的研究显示,通过饮食和药物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以使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降低25%,使致死性心肌梗死降低14%。[11]

目前指南建议,对于已知有冠状动脉病变 (CAD) 或 CAD 相当疾病的患者,无论 LDL 水平如何,均应当给予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13] 如果患者有禁忌证或不耐受他汀类药物,可以考虑其他降脂治疗方法。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障碍是血管损伤的标志。[14]

慢性肾病患者中患心血管疾病者较多,其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是这些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普遍较多。[2]

已确诊冠状动脉病变

18% 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患者在前期有持续性心绞痛发作。[2]

早发冠状动脉病变家族史

一级亲属的发病年龄男性 <55 岁或女性 <65岁。[2]

吸食可卡因

经常使用可卡因的年轻人(年龄 18-45 岁)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可卡因使用后 1 小时的患病风险较基线值增加24倍,同时慢性暴露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5]

男性

男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病风险与相同年龄的绝经期前女性相比较高,而绝经期后女性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同的男性相似。

高龄

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35-44 岁男性被诊断为心肌梗死或致命性冠心病的发生率为 25/1000,而 65-74 岁男性的该发生率增加至 135/1000。[2] 对于女性而言,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