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被描述为“撕裂样”后背痛。可能会有上下肢之间的血压差异。
主动脉夹层通常发生于有胶原血管病(即马凡综合征)的患者。
胸部增强CT或磁共振可能显示夹层或内膜瓣。胸部X线可能显示纵隔增宽。
根据病变部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能显示夹层。
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膜炎性胸痛、咳嗽或咯血。可能会有缺氧表现。应检查下肢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肿胀、柔软、出现红斑)。
核成像V/Q扫描或胸部增强CT是肺栓塞的最常用诊断检查。V/Q扫描经常发现≥2个节段或1个大的灌注缺损,而胸部X线检查正常。
胸部CT扫描可能显示血管管腔内的中央充盈缺损、充盈缺损周围有对比剂和(或)完全闭塞。平滑、与血管壁成钝角的充盈缺损可能表示慢性血栓或最近血管再通。
肺动脉造影是其诊断标准。阳性发现包括动脉的充盈缺损或锐截止。在非闭塞性栓塞中,有电车轨迹样表现。
疼痛被描述为餐后数小时或饥饿时发生烧灼样上腹部疼痛。患者夜间常痛醒,进食或服用抗酸药可缓解。
可能会有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反流或用药史(即最近使用类固醇或非类固醇抗炎药)。
内窥镜可能会显示溃疡、糜烂或胃病。
前倾坐位时,疼痛会缓解。听诊时可闻及摩擦音或遥远心音。
可能有最近发生心脏病变(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或既往疾病(发热或腹泻)史。
心电图可能表现为弥漫的ST 段抬高。
超声心动图和胸部CT扫描可能表现为心包积液。心脏磁共振有助于发现心包积液、形成小腔和心包增厚,并且敏感性高。
血液检查可能表明有全身炎症(例如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或C反应蛋白增高)。肾功能衰竭可以导致尿毒症心包炎。
通常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胸痛后诊断。典型表现是既往有食管痉挛史,并且可能是有触发事件。
食管痉挛导致的疼痛通常可被硝酸甘油缓解,这使得其与心脏疼痛难以区别。
钡餐时食管可能表现为螺旋状。表示食管远端多处同时环状收缩。[47]
心绞痛可以再发,并且因为劳累而诱发,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以缓解疼痛。
通常仅根据病史诊断。冠状动脉导管检查可能显示典型的冠状动脉腔壁固定狭窄。
在心脏导管插入过程中进行血管内超声可能会发现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稳定斑块(钙化,厚纤维帽)而不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不稳定斑块(富含脂质,薄帽)。
表现多样,可无症状,也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表现为与关节痛和萎靡有关的近期流感样疾病史。可能有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肌炎可以是特发性的,或由感染(病毒、细菌或真菌)、药物(例如化疗药物、抗高血压和抗癫痫药物)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引起。
心内膜心肌活检是明确诊断的检查,显示淋巴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坏死。
心肌酶或B型利钠肽可能升高。
白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病毒滴度升高很常见。
查体时通常有右上腹疼痛,有或没有Murphy征(触诊时由于疼痛而屏气)。可能会有胆结石史或胆绞痛发作史。
超声可能显示胆囊扩大和胆结石。[48]如果伴随心电图改变,很有可能出现ST段抬高。
病因是合并纵隔炎的食管破裂。典型表现是出现恶心或呕吐,吞咽时加重。患者可能有皮下积气和声音嘶哑。
胸部X线显示当时纵隔积气>90% 。食管X线片和CT扫描可以明确诊断或发现病情。CT可能显示纵隔积气和食管周围气体。食管X线片可能显示食管撕裂。[49]内窥镜检查不推荐用于Boerhaave综合征。
多见于亚洲人群和30~50岁男性。患者的典型表现是之前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或心脏骤停。
心电图表现为V1~V3导联ST段马鞍形抬高。这些改变与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T波倒置有关。
临床特征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似,可能包括胸痛、呼吸急促和左心室壁运动异常。典型特征是临床状况通常由剧烈的心外应激原(例如颅内出血、嗜铬细胞瘤、使用外源性儿茶酚胺、高度精神紧张、章鱼壶心肌病、心尖球型综合征)触发。
患者通常表现出心电图改变、心脏标志物升高和心脏影像显示左心室功能不全,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法区分。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确诊的最终方法。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