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监测

  • 早期疾病治愈性切除后的监测

对于治愈性切除 RCC 和转移性 RCC正规的随诊方案,没有统一的共识。[52]但是,在治愈性切除术5年后,对患者的监测也不大可能有什么临床收益。[18]利用预后模型(例如 SSIGN,UICC)将患者分类可能有助于确定哪些患者复发的危险性最高并据此制定随访方案。大部分随访建议是基于临床观察和个案研究提出的。[185]

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 (EORTC)建议,对于复发危险性低的患者的随诊,第一年每个季度可进行胸部 X 线和超声检查;第 2 年到第 3 年每 4 个月检查一次,第 5 年每半年检查一次;之后每年检查一次。[101]随诊患者可每年行胸部/腹部检查,复发危险较高的患者需增加检查的频率。

较早版本的加拿大肾癌论坛共识建议, T1期的患者应在手术后的 24 个月内进行 CT、MRI 或超声检查,并在前 3 到 6 年每年进行胸部 X 线检查。较高危险性的患者应在手术后 6 个月内进行 CT 或 MRI 检查,并根据个人的危险因素确定将来检查的频率,影像检查随诊持续至少 5 年。这些患者还应每年进行胸部 X 线或胸部 CT 检查,持续 5 年。[186]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 (EUA) 建议低危险性患者在出院后第 6 个月的时候进行超声检查,然后在第 1、2、3、4 和 5 年交替进行 CT 和超声检查。对于较高危患者,建议他们在出院后第 6 个月的时候进行 CT 扫描,然后每年进行一次,持续 5 年,此后每两年进行 CT 扫描随访。[187]对于中度危险的患者,建议在出院后第 6 个月、第 2 和 5 年进行胸部和腹部 CT 检查;在第 1 、3 和 4 年以及以后每年进行 CXR 和超声检查。对于高危险的患者,建议在出院后第 6 个月进行胸部和腹部 CT 检查,然后每年一次,持续5年,之后每年交替行 CT 和 CXR检查。

其他学会没有对RCC 患者在第一次肾切除术后随诊安排提出具体的方案。

  • 转移性疾病的监测

正在治疗中的转移性疾病患者的随诊安排通常由治疗临床医生决定。用于评估疾病缓解期间的情况的常规 CT和/或更新影像检查最好间隔几个月就进行一次,在患者出现临床状态的改变时则应立即进行检查。

随访时应进行常规体格检查,以筛查疾病进展情况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与新靶向治疗相关的毒性尤其需要监测和治疗,收集关于这些药物长期不良反应的工作仍将继续。前期毒性包括高血压和手足综合征(表现为色素改变、皮肤脱皮、手掌和脚底水泡,造成这一综合症最可能的原因是皮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被破坏)。大部分临床医生将每月或根据治疗周期评估这点。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治疗时,应首先评估甲状腺基础功能,此后每 3 到 4 个月评估一次,[188]临床提示甲状腺功能障碍时应即时评估。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最常见的,但是也会出现瞬态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大体上40% 到 85% 的患者会出现甲状腺毒性(从临床症状不明显到症状明显)。[189][190][191]多达 10% 到 20% 的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会出现心脏中毒,包括高血压和左心室功能障碍。[192][193]应给予口服药物对心脏中毒进行积极的治疗。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全套生化检验;基础测量值显示的贫血、高钙血症、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乳酸盐脱氢酶升高一般均与晚期疾病预后较差相关。[194]进行积极系统治疗的患者应在每个治疗周期重复这些检查,因为治疗中可能需要调整和延迟剂量以免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这样的事件。对可能患有肾病或肾功能改变的患者最好进行蛋白尿的常规筛查。使用 m-TOR 抑制剂的时候应追踪血脂和血糖状态;还应评估肺功能,因为这些药物有引发肺炎的危险。[18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