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 子宫癌分期(2009 年)[61]

I期:肿瘤局限于宫体

  • IA期: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50%

  • IB期:肌层浸润≥50%

II期:肿瘤侵及宫颈管基质,但未扩散至宫外

  • 宫颈管内腺体受累为I期而非II期。

III期:肿瘤局部区域内转移

  • IIIA期:肿瘤侵及宫体浆膜层和/或附件区;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应单独报告但并不改变分期。

  • IIIB期:阴道和/或宫旁转移

  • IIIC期:盆腔内转移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 IIIC1期:盆腔淋巴结阳性

  • IIIC2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合并或不合并盆腔淋巴结阳性

IV期:肿瘤侵及膀胱和/或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

  • IVA期:肿瘤侵及膀胱和/或肠黏膜

  • IVB期: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转移及(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简化的FIGO分期[71]

有时,FIGO分期可简化为:

  • 局限于子宫型

  • 非局限于子宫型

非局限于子宫型常分为:

  • 淋巴结阳性

  • 转移型

或分为:

  • 早期

  • 晚期(局部晚期型、不能手术型或复发型)

低危、中危及高危治疗组[72]

分期手术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评估,可在FIGO分期标准的基础上,按治疗目的将内膜癌患者分为以下组别:

  • IA期:低危组(LR)

  • IB期-II期:中危组(IR)

  • III期-IV期:高危组(HR)可能还包括深层浸润、3 级或组织学结果高风险(浆液性、透明细胞、癌肉瘤)的 1 期疾病。

中危治疗组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下列危险因素进一步分为低中危(LIR)或高中危(HIR)组:

  •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I)

  • 肌层外1/2层浸润

  • 中低分化[73]

1.1.低中危

  • 年龄<50岁,合并2个或2个以下的危险因素。

  • 年龄50-70岁,危险因素<2个。

  • 年龄>70岁,无任何高危因素。

2.2.高中危

  • 年龄<50岁合并3个高危因素

  • 年龄50-70岁合并至少2个高危因素

  • 年龄>70岁合并至少1个高危因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