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绝经后阴道出血

绝经后阴道出血无论多少都应重视。

约5%-10%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女性可能患内膜癌。[62]

提倡根据超声检查的内膜厚度进行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风险分层,但是超声不能替代内膜活检作为确诊的检查措施。[63]

其他诊断因素

子宫包块、宫体固定或附件区包块均提示宫外转移。

双合诊检查可提示子宫大小并评估附件区包块。

绝经前女性月经异常或异常阴道出血

在高危组患者(如合并家族史的患者)中非常重要。

可能表现为单纯经量增多或完全的月经紊乱。

疼痛及体重减轻

少见。

转移症状

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腹胀、乏力、腹泻、恶心呕吐、持续咳嗽、水肿或新发神经系统症状。

远处转移一般无初始体征。

转移体征

转移体征包括淋巴结肿大及腹痛。淋巴结转移一般手术中才能诊断。

远处转移一般无初始体征。

危险因素

肥胖

肥胖是最重要的独立发病因素,50%的内膜癌患者合并肥胖。[32]与年龄匹配的非肥胖对照组女性相比,肥胖女性(BMI >25)发生内膜癌的风险要高两倍。BMI>30的女性内膜癌风险高3倍。[31][33]

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雄激素增多、无排卵以及慢性孕激素缺乏。[45]

年龄>50 岁

平均就诊年龄为 60 岁,就诊年龄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因为年龄越大,复发风险越高。

内膜增生

内膜增生的高危因素中有许多亦是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内膜增生可分为:典型(单纯和复合)增生以及不典型(单纯和复合)增生。[28]

不典型的子宫内膜增生是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绝经后妇女如无医学禁忌症,应行子宫切除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28][29][30][46]

合并细胞异型性的复合增生可称为“内膜上皮内瘤变(IEN)”。[29]起源于增殖型内膜的上皮内瘤变。显微镜检照片、HE染色图片[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起源于增殖型内膜的上皮内瘤变。显微镜检照片、HE染色图片由哈佛医学院伯明翰妇产医院妇科及新生儿病理科George Mutter医学博士供图。 [Citation ends].初始诊断为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中,高达42.6%的患者可为内膜癌。[47]

无拮抗的内源性雌激素刺激

对于合并可引起无拮抗的内源性雌激素的病因,如无排卵、生育次数少(未产妇女相对危险度为2-3)、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相对危险度为1.6-4)的患者,颗粒细胞瘤以及肥胖女性(相对危险度为2-3),内膜癌风险增加。[40]

无拮抗的外源性雌激素

激素替代治疗(含孕激素)治疗者内膜癌风险增加(相对危险度为2-12)。[40]

使用他莫西芬者

他莫西芬具有组织特异性,有抗雌激素效应,与子宫良性、恶性肿瘤(特别是肉瘤)均相关(相对危险度为3)。[41]

患乳腺癌使用他莫西芬治疗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7倍,且这些患者中,透明细胞癌更常见。[48][49]

内膜癌家族史

一些家系中仅内膜癌高发。这些家系可能患一种遗传性疾病,且这种疾病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不同。这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缺陷目前正在研究中。

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

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可增加内膜癌风险。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Lynch综合征)家族史

Lynch 综合征与 27% 至 71%的子宫内膜癌罹患风险有关。[50][51]

大约9%的年龄<50岁的内膜癌患者有Lynch综合征相关的基因突变。这类患者多数较瘦(BMI:29比34)。

针对错配修复 (MMR) 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 (IHC) 染色可用于筛查肿瘤组织中 MLH1、MSH2、MSH6 和 PMS2 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或生殖细胞系突变。[35]需要对某一错配修复基因进行有害突变的生殖细胞系检测,以确立 Lynch 综合征的诊断。

PTEN综合征家族史

PTEN(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蛋白基因)肿瘤及错构瘤综合征可累及胃肠道、乳腺及女性生殖道(包括子宫内膜)(总的相对危险度为2)。[34]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比值比为 2.89。[52]

放疗

虽然放疗与内膜癌高度相关(相对危险度为8),放疗是内膜癌的罕见病因。

缺乏运动

现代社会中,活动减少的生活方式亦可提高内膜癌的发病率。[26]

有意思的是,吸烟对内膜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吸烟者雌激素水平较低。[40]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患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对危险度为3)。[40]

未孕未产

妊娠及孕激素为内膜癌的保护性因素。[37]

白种人

白人种族女性内膜癌的发病率较黑人女性增加(相对危险度为2)。但是,在黑人女性中不良预后特征(不良组织学亚型、晚期和高肿瘤分级)更常见。[5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