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监测

克罗恩病患者应常规于肠胃科医师处就诊,以监测并发症和该疾病的发作,并相应调整治疗方案。无克罗恩病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每 6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同时采用硫唑嘌呤或巯嘌呤治疗的患者需要每 3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远程医疗也被证明是一种安全的随访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门诊就诊需求,并有助于减少患者入院。[169]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风险,上述指南建议在着手实施所有非营养治疗和常规监测之前,进行基线验血筛查,以排除脓毒症和预先存在的肾脏损害或肝脏损伤。[60] 药物治疗可引起肾毒性或肝毒性。

应特别慎用免疫调节剂(硫唑嘌呤、巯嘌呤、甲氨蝶呤和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如果未相当谨慎地开始免疫调节剂治疗,则会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如果有任何脓毒症指征,则不能进行免疫调节剂治疗。开始硫唑嘌呤或巯嘌呤治疗之前,重要的是测量患者的血液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 (TPMT) 水平,以评估毒性易感性。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细胞技术和肝功能检查。在开始硫唑嘌呤治疗之前,可以进行抗体检测,以检查患者以前的常见病毒暴露史,例如水痘带状疱疹(水痘)。开始甲氨蝶呤治疗之前,重要的是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肾功能和肝功能,而这些应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

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与结核病的患病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61] 应联合病史采集、胸部 X 线检查、干扰素-γ释放试验血液检查和/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被认为有高风险的患者进行筛查。乙型肝炎复发的病例也有报告,并且在理论上,丙型肝炎的患病风险同样存在,因此在开始治疗之前,须进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检查。[62] 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开始使用新型生物制剂的患者与开始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的患者应采取相同的结核病预防措施。最新数据表明生物制剂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因此风险可能更低。尽管如此,但也应采取相同的结核病预防措施。[57]

应监测患者的吸收不良证据,并相应调整膳食和营养补充。应监测回肠克罗恩病和回肠切除术患者的血清 B12 水平。

采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应接受与治疗药物水平和并发症有关的常规评估和试验。由于存在较高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所有克罗恩病患者都应考虑进行骨矿物质密度扫描(双能 X 线骨密度测量仪 [DEXA])。特别高危的患者可分为如下两组:

  • 年龄<65 岁的患者,且接受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每年的药物治疗时间>3 个月)

  • 患有持续性活动性疾病的患者体重不足 (BMI<20 kg/m^2),年龄>75 岁,或体重较基线下降>10%。

克罗恩病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升高 2.59 倍。患病时间超过 8 年的患者,或患有严重结肠病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更高。建议对克罗恩病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监测;结肠型患者很有可能从监测中受益。[161][170][171][172][173] [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logo ] 克罗恩病患者的肛门鳞状细胞癌、十二指肠肿瘤和淋巴瘤的患病风险同样较高。

有些克罗恩病患者可能从管理长期健康状况的额外支持中获益。文献中建议的干预措施包括重点针对患者教育、有指导的自我管理计划(近距离和远程计划)、个体心理治疗以及根据个人症状日记进行的指导。一项 meta 分析显示,自我管理干预可能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这些干预的最合适内容和最佳实施方式仍有待确定。[17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