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死亡 |
短期 | 高 |
由不同病因所导致的脑炎患者死亡率有较大差异。未经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死亡率约为 70%,早期治疗可使死亡率下降到约 10% 左右。[6][81]年龄较大和意识水平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是预后较差的指标。狂犬病和阿米巴脑炎几乎普遍是致命性的。东方马脑炎、日本脑炎、尼帕病毒和病毒性出血热的死亡率很高。脑炎患者艾滋病病毒 (HIV) 感染预示着较高的死亡率。[6] 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用阿昔洛韦),并对重症患者进行充分的支持性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其他情况下,除了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有),还建议对重症患者进行良好的支持性治疗,有一些间接的证据表明,这些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 |
||
下丘脑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短期 | 中 |
脑炎患者可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SIADH)、糖尿病尿崩症 (DI)、体温控制障碍,以及血管舒缩失调。 SIADH:避免给予低渗液体,限制液体摄入(如果可能)。 DI:保持血容量正常,使用去氨加压素。 体温过高:用解热药或降温装置维持正常体温,因为体温过高常会导致功能受损。 血管舒缩失调: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进行监护,维护静脉通路正常,监测心脏和血压。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可以稳定以上各项指标,如需要,可采取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措施。 |
||
缺血性脑卒中 |
短期 | 低 |
取决于脑炎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会使治疗效果恶化。可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血剂。 |
||
昏睡性脑炎(冯·埃科诺莫病) |
长期 | 低 |
发生于 6 个月后。一种锥体外系综合征,表现为嗜睡、乏力、眼肌麻痹,曾见于 1918 年爆发的流行性感冒后,目前少有报道。可偶见于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尤其是日本脑炎。[85] |
||
神经系统后遗症 |
存在差异 | 高 |
神经系统后遗症通常发生在一个月之内,包括意志力缺乏、运动不能性缄默症、失语、失忆症、神经精神问题和运动障碍。儿童患者可见多动症和认知障碍。[75][82][83]应为这些儿童患者提供紧急康复性服务、语言治疗和神经精神性治疗。 |
||
癫痫发作 |
存在差异 | 中 |
是脑炎常见的症状,也是脑炎广泛性的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结果。胶质细胞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标志着进入愈合阶段,并可能导致癫痫病灶的形成。 最初用静脉注射劳拉西泮来治疗持续的抽搐症状。先给予负荷剂量的磷苯妥英静脉注射,随后转为维持剂量。针对难治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应进行气管插管,静脉注射大剂量镇静剂(咪达唑仑、丙泊酚或戊巴比妥),直至脑电图显示出现抑制状态,同时静脉注射抗惊厥药(苯妥英、丙戊酸盐和/或较新的抗惊厥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和拉克酰胺)。根据脑电图的结果,在兴奋抑制状态保持 12-24 小时后应尝试停止使用镇静剂。最好在咨询神经重症监护室医生或神经科医生后进行。癫痫可能长期发作,并需要在神经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标准的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 |
||
脑出血 |
存在差异 | 低 |
取决于脑炎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会使治疗效果恶化。对于脑出血,临床上通常给予支持性治疗,并进行血压监测。较大的出血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
||
脑静脉血栓形成 |
存在差异 | 低 |
取决于脑炎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会使治疗效果恶化。脑静脉血栓是难以治疗的,因为抗凝血剂的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
||
脑血管炎 |
存在差异 | 低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脑炎通常伴有脑血管炎。用皮质类固醇和阿昔洛韦治疗 VZV 感染性血管炎。 |
||
脑积水 |
存在差异 | 低 |
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性脑炎的晚期并发症。是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效率下降导致的。应考虑放置脑室引流导管或进行脑室腹腔分流。 |
||
病毒感染后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
存在差异 | 低 |
病毒性脑炎后有时会出现长期、持续性的疲劳、肌肉酸痛、注意力难以集中、产后劳累不适等症状。[84]针对这种疾病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但提倡跨学科治疗方案。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