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鉴别诊断

常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通常年龄超过 65 岁;可能具有反复左下腹痛、胀气、便秘、腹泻史;轻微或严重无痛性便血(直肠排出鲜红色血液),大多数患者的出血会自行停止,10%~40% 的患者反复出血[19]

生命体征可能提示严重出血(例如,收缩压<115 mmHg,心率>100 bpm);腹部检查一般正常;直肠检查可能显示存在鲜血或血块,可能难以与结肠血管发育不良鉴别,但憩室病出血量通常更多,且更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正常或降低 更多
  • 血小板: 正常或在严重出血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症比较罕见
  • 凝血检查: 一般正常
  • 结肠镜检查: 可能显示活动性出血或鲜血以及憩室 更多
  • 放射性核素影像学检查: 标记红细胞闪烁显像法可显示渗血情况并识别出血部位 更多
  • 肠系膜血管造影: 可定位每分钟出血速率>0.5 mL 的出血部位 更多

通常年龄超过 65 岁;间歇性、轻微或者严重无痛性便血(鲜红色直肠出血),可能有终末期肾病、维勒布兰德氏病、主动脉狭窄病史或抗凝治疗史

生命体征可能提示严重出血(例如,收缩压<115 mmHg,心率>100 bpm);可能存在贫血体征和症状;腹部检查通常无明显结果,直肠出血可能难以与憩室病鉴别,但结肠血管发育不良出血严重性通常不及憩室病,且憩室病更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正常或降低
  • 血小板: 正常或在严重出血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症比较罕见
  • 凝血检查: 一般正常
  • 结肠镜检查: 可能可见血管瘤:5~10 mm 大小的樱桃红色扩张血管,自中央血管呈放射状排列 更多
  • 放射性核素影像学检查: 可定位流血部位 更多
  • 肠系膜血管造影: 可见活动性出血部位 更多

患者年龄通常超过 60 岁;突然发作下腹绞痛、腹泻以及自限性便血(鲜红色直肠出血);可能有血液透析、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使用致便秘药物史

下腹压痛;存在腹膜征/无肠鸣音可能提示透壁性梗死或穿孔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正常或降低;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 更多
  • 血小板: 正常
  • 凝血检查: 正常
  • 腹部 CT 扫描: 节段性环形壁增厚 更多
  • 结肠镜检查: 点状出血、水肿、结肠黏膜溃疡 更多

患者确诊时年龄通常不到 50 岁,慢性腹泻(通常为非血性);症状可以是间断性、里急后重;渐进性发生;体重下降

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营养不良;右下象限腹部压痛;可能存在腹部包块、口腔溃疡、肛周皮赘、瘘、脓肿或窦道;罕见威胁生命的出血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贫血;白细胞增多 更多
  • 血小板: 正常或者升高
  • 凝血检查: 正常
  • 结肠镜检查: 组织易碎、溃疡、黏膜水肿、间断性病损且在异常部分间存在外观正常的肠道。活组织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 C 反应蛋白 (CRP): 升高 更多
  • 红细胞沉降率 (ESR): 升高 更多

患者确诊时年龄通常不到 50 岁,便血(鲜红色直肠出血);慢性腹泻;下腹痛;排便有急迫感;里急后重;发作性便秘;体重减轻;急性关节病;症状可能有间歇性;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

面色苍白,可能表现为营养不良、腹部压痛、结节性红斑或坏疽性脓皮病、葡萄膜炎或巩膜外层炎,可能会发热,罕见威胁生命的出血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各种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增多 更多
  • 血小板: 一般正常;可能升高
  • 凝血检查: 正常;或有凝血功能障碍
  • 结肠镜检查: 直肠受累、连续均匀受累、血管标记缺失、黏膜弥漫性充血、黏膜颗粒样变、瘘管(罕见)、回肠末端正常(全结肠炎时存在轻度“倒灌性”回肠炎)。活组织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更多
  • C 反应蛋白 (CRP): 升高 更多
  • 红细胞沉降率 (ESR): 升高 更多

急性腹泻、腹痛,可能有到感染性腹泻风险较高地区的旅行史

可能存在腹部压痛,发热

  • 粪便检查: 粪便培养:可能显示特定的病原体;粪便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虫卵和寄生虫检查结果可能为阳性 更多

年龄通常在 40 岁以上;直肠出血;体重减轻;排便改变;里急后重,腹痛

腹部中可能存在可触及的肿块;直肠指检时可能会感觉到直肠肿块

  • 结肠镜检查: 可能在结肠中见到易碎肿块且活组织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自限性、间歇性、可能有慢性或间歇性的无痛性鲜红色直肠出血;还可能存在便秘;粪便上盖有血

全身查体一般正常

  • 肛门镜检查: 可见内痔

直肠出血(通常在擦拭时可见)且在排便时出现严重的肛周疼痛

在分开臀部时可见裂纹,最常见于后正中线

  • 无: 在较年轻的人中,通常采用临床诊断
  • 麻醉下检查: 存在裂纹 更多

年龄通常在 40 岁以上;可能存在结肠息肉、结肠癌,或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 Gardner 综合征的家族病史;直肠出血,可能在其他方面无症状,排便改变、腹痛

腹部检查结果正常

  • 结肠镜检查: 可见息肉 更多

罕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发生于儿童或青年;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黑便或直肠鲜红色便血(描述为“红果酱”)

可能存在腹部压痛和腹部包块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正常或降低
  • 血小板: 一般正常
  • 凝血检查: 一般正常
  • 放射性核素影像学检查: 因为锝会与异位胃壁细胞相结合,显示存在放射性核素摄取。 更多
  • 肠系膜血管造影: 回肠末端出血部位造影剂外渗 更多

辐射诱发的毛细血管扩张

腹部癌症放疗史;腹泻、直肠疼痛或急迫、大便失禁,且还可能发生排便梗阻;症状通常在辐射损伤后 9 周至 4 个月出现;可能为持续或严重出血

腹部检查并无帮助;直肠检查可能显示鲜红色便血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一般正常
  • 血小板: 一般正常
  • 凝血检查: 正常;或有凝血功能障碍
  • 结肠镜检查: 黏膜苍白,伴脆碎度增大和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可能面积较大且多发 更多

Dieulafoy 病

无痛性便血(鲜红色直肠出血);可能为严重出血

生命体征可能提示严重出血(例如,收缩压<115 mmHg,心率>100 bpm);腹部检查正常;直肠检查还可能提示存在鲜血或血块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通常降低
  • 血小板: 一般正常
  • 凝血检查: 正常;或有凝血功能障碍
  • 结肠镜检查: 在结肠出血部位或可见浅表血管(活动性出血或未出血但有近期出血痕迹) 更多

主动脉-小肠瘘

可能发生先兆出血;具有主动脉移植、黑便和呕血史;可能发热

生命体征可能提示严重出血(例如,收缩压<115 mmHg,心率>100 bpm);腹部压痛、出血更可能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严重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通常降低
  • 血小板: 一般正常,可能降低
  • 凝血检查: 一般正常,严重出血可能会伴凝血功能障碍。
  •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OGD): 可能可见十二指肠第二段或第三段出血 更多
  • 腹部 CT 扫描: 典型发现:移植物周围积液、软组织信号强度降低、异位气体、假性动脉瘤或局灶性肠缺血 更多

血管炎

血管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结节性多动脉炎)腹痛、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和呕血史

可能出现腹部压痛,也可能出现潜在血管炎疾病的其他特征(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颊部蝶形红斑)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可能正常;血涂片检查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相符,可能存在白细胞减少
  • 血小板: 一般正常;可能为血小板减少症
  • 凝血检查: 正常;或有凝血功能障碍
  • 血清学标志物(例如,抗核抗体 [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 可能为阳性 更多
  • 腹部 CT 扫描: 可能显示结肠或小肠壁增厚 更多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鼻出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家族病史

唇、口腔、指、鼻上多处毛细血管扩张;可能存在与肺、肝、脑中动静脉畸形并发症有关的体征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一般正常或降低
  • 血小板: 一般正常
  • 凝血检查: 正常;或有凝血功能障碍
  •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OGD): 上消化道存在毛细血管扩张 更多
  • 结肠镜检查: 下消化道存在毛细血管扩张 更多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

通常出生时即存在或在幼童时诊断发现多处皮肤静脉畸形;青年时更可能出现出血;黑便和呕血;可能会出现疲乏

可见皮损(隆起的深蓝色血管瘤);若累及骨骼,可能会出现骨骼弓形突出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一般正常
  • 血小板: 一般正常
  • 凝血检查: 正常;或存在肝硬化时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 结肠镜检查: 消化道可见隆起的深蓝色血管病损 更多
  •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OGD): 消化道可见隆起的深蓝色血管病损 更多

直肠出血、直肠疼痛或可能有直肠肿块感

肛周区域检查和直肠指检可能显示存在肛门肿块、腹股沟淋巴结病

  • 肛门镜检查: 可见肿瘤
  • 骨盆 CT: 可见肿瘤

直肠溃疡

直肠出血;排出黏液;排便时用力;以及排便后有残便感[20]

全身查体一般正常

  • 结肠镜检查: 表现多样,包括:红斑、溃疡、息肉状物 更多

直肠曲张

有门静脉高压病史的患者发生的无痛性直肠出血

可显示慢性肝硬化特征,例如黄疸、腹水、男性乳房发育、蜘蛛痣、肝掌、杵状指

  • 结肠镜检查: 自齿状线向近端延展的血管结构 更多

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结肠镜检查后发生的无痛性直肠出血。

生命体征可能提示严重出血(例如,收缩压<115 mmHg,心率>100 bpm);贫血患者可能面色苍白,腹部检查并无帮助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一般正常;严重失血患者血红蛋白降低
  • 血小板: 一般正常;可能为血小板减少症
  • 凝血检查: 正常
  • 结肠镜检查: 息肉切除部位出血或有近期出血的痕迹 更多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性结肠病

无痛性直肠出血,非甾体抗炎药服用史

全身查体一般正常

  • 结肠镜检查: 结肠内可见糜烂和溃疡 更多

黑便且直肠出血,可能还有上腹痛;

生命体征可能提示严重出血(例如,收缩压<115 mmHg,心率>100 bpm);可能存在上腹压痛、直立性低血压,更可能严重出血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血红蛋白正常或降低
  • 血小板: 一般正常
  • 凝血筛查: 一般正常
  •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OGD): 可见糜烂、溃疡或活动性出血的血管

前列腺活组织检查部位出血

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后数小时或数日内直肠出血

全身查体一般正常

  • 结肠镜检查: 出血部位在前列腺活组织检查部位 更多

育龄女性,可能有痛经、盆腔疼痛、性交困难、不育史

下腹压痛;盆腔检查可能提示骨盆腔肿瘤(卵巢子宫内膜瘤)、子宫固定和后倾或者子宫骶韧带有结节和压痛

  • 结肠镜检查: 可见子宫内膜病损
  • 经阴道超声 (TVUS): 卵巢子宫内膜瘤:均质、低回声;盆腔深部子宫内膜异位,例如子宫骶韧带 (USL) 受累-低回声条索状增厚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