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危险因素包括:热性惊厥病史;既往 CNS 感染、卒中、肿瘤或外伤;痴呆、精神发育迟滞和/或脑瘫病史;血管畸形;癫痫家族史以及既往有过癫痫发作史。
局灶性癫痫发作的特征是:局灶性脑部癫痫电活动,之后累及某一侧身体或身体某一特定部位。
先兆感觉或感觉顺序扩散更可能提示最常与颞叶起源有关的局灶性癫痫发作。
提示伴意识障碍的局灶性癫痫发作(复杂局灶性发作)。
发作后失语可见于累及语言中枢的局灶性癫痫发作后。
提示伴意识障碍的局灶性癫痫发作(复杂局灶性发作)。
发作后一侧肢体无力提示局灶性癫痫发作,通常提示癫痫灶位于瘫痪侧的对侧。
与 CNS 功能障碍有关,提示存在局灶性癫痫。
也可能提示近期或既往有卒中。检查时,可能有视力丧失、语言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与一侧肢体的无力或麻木有关。
虽然许多原因会引起记忆力障碍,但其中一个可能性是存在未诊断的或未控制的伴意识障碍的局灶性癫痫发作(复杂局灶性癫痫发作)。
一些体征(神经皮肤发现)可能提示与癫痫发作有关的神经性疾病。例如,出现叶状色素脱失斑、鲨革样斑、面部血管纤维瘤和/或甲周纤维瘤常提示结节性硬化。牛奶咖啡斑、腋窝雀斑样色素沉着和/或纤维瘤提示神经纤维瘤病。葡萄酒色斑与 Sturge-Weber 综合征有关。
常需区别单纯热性惊厥(全面性,<15 分钟,出现在6 个月至 6 岁间无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非脑膜脑炎引起)和复杂型热性惊厥(多灶性或局灶性,持续时间 >15 分钟)。多项研究证明,热性惊厥病史增加癫痫形成风险。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到 7 岁时,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儿童其发生癫痫的概率大于无热性惊厥病史的儿童 (2% vs 0.5%)。[35] 另有一项研究发现,单纯热性惊厥后出现反复癫痫发作的风险是 2.4%,但若患者有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全部三个特征,则出现反复癫痫发作的风险达到 49%。[36] 非诱发型局灶性起源癫痫发作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关系更加密切。热性惊厥可能引起内侧颞叶硬化(与特定脑损伤相关的神经元缺失和颞叶瘢痕灶,与颞叶癫痫密切相关),但尚未确定其因果关系。
肿瘤(特别是浸润性肿瘤)可能会导致癫痫病灶的形成。低度恶性肿瘤似乎更容易引发癫痫。虽然未进行全面评估,但系列病例分析表明,28% 脑肿瘤术后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22]
尽管颅内动静脉畸形多无症状,而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他畸形则有癫痫发作的风险。[30]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