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机体存在代偿机制,许多轻度心功能损害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存在诱发因素时,心脏负荷增加,机体进入失代偿状态,才会有临床症状。因此,首先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是潜在诱发因素,例如心房扑动或颤动、贫血、发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怀孕。大面积肺栓塞也可通过低氧血症、心肌氧供减少和右心室后负荷增加,从而引起首发症状,或者使已有的慢性心力衰竭加重。因急性缺血性损伤(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肌梗死)或因其他原因初始使用负性肌力药(如使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及某些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可以使代偿良好的患者心肌收缩力突然抑制,诱发症状。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