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完整的患者评估包含对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初始和周期性评估。然而只有人群数据能准确判断生存可能性,而并非个体数据。大量因素已用作预后指标,包含人口统计资料(年龄、性别、民族)、临床症状(NYHA分级)、共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液质、贫血和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客观临床参数(例如,射血分数、左心室大小、容量、质量和形状、运动能力,以及血清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B型利钠肽[BNP]、尿酸、血管张力素II、醛固酮、肿瘤坏死因子-α和内皮素的血清浓度水平)。这些变量的多变量分析有助于确定最意义的生存预测因子和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207][208][209][210][211][212][213][214] 然而,所有现存用于预测死亡或需要紧急移植术的模型都有特点,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也是一个引起心血管死亡、住院和死亡的独立进展性危险因素,即使是在非糖尿病患者上。[215]

最全面综合的预测模型是西雅图心力衰竭模型The Seattle Heart Failure Model该模型已应用于一个交互项目,使用西雅图心力衰竭评分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平均1、2和5年的存活率以及评估个体患者中添加使用药物和/或设备的临床获益。[209]

尽管采用标准药物疗法,有 NYHA IV 级持续症状的患者仍有 40-60% 的年死亡率风险,相比之下,NYHA I 级或 II 级患者的风险为 5-10%。[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