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中年女性、轻中年男性、胆结石、酒精、高甘油三酯血症、服用已知的致病药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HIV/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

恶心

恶心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 70~80% 的病例。[8]

呕吐

呕吐会引发脱水、电解质异常和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8]

厌食

急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通常可见恶心、疼痛和全身不适后继发的食欲减退。[8]

腹痛

这种疾病的特征是出现放射至背部的中上腹疼痛。

心动过速

由低血容量引起。[1]

其他诊断因素

Grey-Turner 征

双侧胁腹部蓝色瘀斑表示患有出血性胰腺炎。[5]

Cullen 征

脐周蓝色瘀斑表示患有出血性胰腺炎。[5]

Fox 征

腹股沟韧带处有瘀斑。[5]

沃斯特克征

轻击面部神经时可见面部肌痉挛。

低血压

由非显性体液丢失、第三间隙液体丢失增加和呕吐引起。[1]

腹胀

形成局限性肠梗阻。[1]

危险因素

中年女性

与酒精性胰腺炎男性患者(40~55 岁)相比,50~70 岁的女性患胆囊疾病较多,久之可导致胰腺炎。

青年至中年男性

大多与大量饮酒相关。

胆结石

在美国,胆石性胰腺炎在急性胰腺炎中所占的比例为 45~50%。[15]这在老年女性和具有胆石病史的人中更常见。胆总管内嵌塞结石会引起胆汁逆流和胰腺内酶原激活。结石可能会引起胆管炎和水肿,造成不同程度的胆汁逆流和激活酶进入胰腺。[15]

酒精

40~45% 的急性胰腺炎病例是由乙醇引起的,乙醇是男性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胰腺破坏程度与乙醇剂量间的相关性已进行过描述。与女性相比,这种类型的胰腺炎更常见于男性,且通常在酗酒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形成无明显酒精阈值。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日平均饮酒量是 150-175 g。[8][15]

高甘油三酯血症

有研究表明,胰脂肪酶可以产生毒性脂肪酸,而此类脂肪酸会进入胰腺微循环,从而造成腺泡细胞的内皮损伤和缺血性损伤。[12]许多急性胰腺炎患者表现出循环甘油三酯急性升高 5 或 6 mmol/L(相当于几百 mg/dL)。然而,真正由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表现出循环甘油三酯显著升高,通常超过 22 或 23 mmol/L (2000 mg/dL)。[16]

致病药物的使用

硫唑嘌呤:药物诱导的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包括胰管狭窄;免疫抑制;细胞毒性、渗透、压力或代谢效应;小动脉血栓形成;直接细胞毒性和肝脏受累。[13]

噻嗪类利尿剂:有研究认为该药可通过影响腺泡细胞从而引起胰腺炎。[13]

呋塞米:通过不明确的免疫途径引起胰腺炎。[13][19]

已知引起胰腺炎的其他药物包括: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雌激素、去羟肌苷、舒林酸、巯嘌呤、丙戊酸盐和左旋天冬酰胺酶。[1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胰腺炎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期间使用造影剂有关。ERCP导致的胰腺炎发病率是 2~3%,一些研究显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20][21][22][23]胰管支架、导丝、[24][25] 和奥曲肽,可以减少风险。年轻女性、嵌顿结石、壶腹或胆管水肿患者以及不当的操作会增加ERCP后患胰腺炎的风险。[26][27][28]

创伤

治疗过程、诊断操作过程或外部创伤会引起创伤性胰腺炎。钝挫伤是胰腺损伤的最常见病因,且与实质炎症和高淀粉酶血症相关。鉴于胰腺是腹膜后器官,因此外伤并非常见的病因学因素,但其发病率有可能被低报,原因在于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很罕见,尚未明确其确切的发病机制。[29][30]

干燥综合征

这很罕见,尚未明确其确切的发病机制。[29][30]

高钙血症

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动物研究显示,钙会对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其他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细胞质内酶原颗粒积聚、细胞质空泡形成、局灶性腺泡去极化、腺泡坏死、淀粉酶分泌增多[17][18]和管内钙化结石形成。[12]

腮腺炎

被认为通过感染腺泡细胞引起胰腺炎。[19][13]

柯萨奇病毒

被认为通过感染腺泡细胞引起胰腺炎。[19][13]

肺炎支原体

被认为通过感染腺泡细胞引起胰腺炎。[19][13]

胰腺分裂

在器官形成期间,较大的背芽和较小的腹芽融合之后,胰腺由前肠产生。较小的 Santorini 副胰管引流源自背芽的胰腺结构(头、颈、体和尾部的上半部分),较大的 Wirsung 管引流源自腹芽的结构(头和钩突的下半部分)。腹芽旋转不良会阻止这两个导管的融合,造成背芽衍生物的引流不充分,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15]内镜下小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背侧胰管支架置入术可能会降低胰腺炎的复发率,但是其在疼痛控制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31]

胰腺癌

最常见的原发性胰腺恶性肿瘤是腺癌。有研究表明,如果癌症引起导管梗阻,则癌症会是胰腺炎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据报告,1~2% 的急性胰腺炎可以归因于壶腹周围肿瘤。[12]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可以是原发性(特发性)或继发性(ERCP过程中损伤引起),可引起胆汁排泄梗阻并逆流进入胰腺实质,从而引发胰腺炎。[32]

胰腺炎家族史

这类胰腺炎患者会在幼童时期出现腹痛表现。基因缺陷似乎会作为非 X-连锁显性基因遗传,具有可变外显率,并可进展为慢性胰腺炎。此外,还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例如糖尿病或氨基酸尿。[5]遗传性胰腺炎在所有胰腺炎中所占的比例为 1%,若干突变已被描述为该疾病的可能诱导物。与染色体 7q35 上的阳离子胰蛋白酶原基因 (cationic trypsinogen gene, PRSS1) 以及 SPINK1 和 CRTF 基因突变具有最强相关性。[33][34][35] PRSS1 和糜蛋白酶 C (chymotrypsin C, CTRC) 突变与早发性胰腺炎密切相关。[3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