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50岁、男性、黑人或西班牙人、家族史、吸烟、肥胖、长期使用止痛药、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疲劳

在慢性肾脏病中,当肾小球滤过率 (GFR) 降低至<50 mL/min/1.73 m² 时,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会生成不足,从而导致贫血。

水肿

随着 GFR 的下降,机体的水钠潴留将会导致眶周和外周水肿。

伴有/不伴呕吐的恶心

被认为是由于毒性代谢废物在血液循环中的累积,例如未被肾脏排泄的尿素。随着肾衰竭进展到更晚期的尿毒症,患者可能会主诉呕吐。

瘙痒

被认为是由于毒性代谢废物在血液循环中的累积,例如未被肾脏排泄的尿素。

厌食

被认为是由于毒性代谢废物在血液循环中的累积,例如未被肾脏排泄的尿素。

感染相关的肾小球疾病

一些感染(如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以及链球菌性咽炎等)均可导致肾小球疾病。

对于这些病例,有必要进行肾活检来确定病理损伤的类型。

其他诊断因素

关节痛

如果患者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前列腺增大

在男性患者中需要进行前列腺检查以排除梗阻性尿路病。

泡沫尿

蛋白尿的指征

尿色加深

提示血尿。

皮疹

瘀斑和紫癜是慢性肾病引起血液系统异常而出现的体征。

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蝶形红斑。

呼吸困难

与疾病恶化过程中由尿量减少引起的肺水肿有关。

端坐呼吸

与疾病恶化过程中由尿量减少引起的肺水肿有关。

癫痫发作

在晚期疾病中发生。

被认为是由肾脏未能排泄的神经毒素浓度升高而导致。

视网膜病变

眼底检查是确定糖尿病性或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因为它可以揭示未良好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中的微血管损伤。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都应接受此种筛查。

危险因素

糖尿病

这是最常见病因。[6][11]

据估计,约有 30% 的糖尿病患者将会在诊断此病后 5 至 10 年内罹患以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 (GFR) 下降为表现的慢性肾脏病 (CKD)。[12][13]

血糖控制直接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以及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速度相关。

高血糖会导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这将会引起系膜氧化应激,进而引起基质扩增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这二者反过来又会吸引炎性介质。[17] 这些会促进胶原产生,导致肾小球硬化。[18]

高血压

这是 CKD 第二大常见病因。[6][11]

未控制的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病和肾病综合征等其他类型的慢性肾脏病进展至 ESRD 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高血压会影响肾脏的血管和小管-间质成分,引起由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性损伤。 最终结果则是肾单位的丧失,以及小管和间质的萎缩和纤维化。

50 岁以上

衰老过程会导致 GFR 下降。[3] 一般来说 GFR 在 50 岁以后以每年 1 mL/min/1.73m² 的速度下降。

小儿肾脏疾病

儿童时期的肾脏病史是成人时期患慢性肾脏疾病和 ESRD 的一个危险因素。若患儿具有先天性异常、肾小球疾病或肾盂肾炎且肾脏功能和血压正常,则其患 ESRD 的风险是没有肾脏疾病儿童的四倍。[19]

吸烟

吸烟与这种疾病的形成和进展有关,可能是因为其加速了动脉硬化和血管疾病的形成,同时会加重潜在的高血压。[20]

肥胖

肥胖是相关危险因素之一。[21] 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形成、加剧高血压的控制不良、导致肾脏缺血和伴睡眠呼吸暂停的高血压、以及引起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球硬化等肾小球损伤。

黑人或西班牙人

黑人或西班牙人相较于白人患病风险更高。[22][23] 具体机制未知,但认为部分原因在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在这些族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此外,在黑人和西班牙人族群中,遗传因子(例如载脂蛋白 L1)风险变量会增加非糖尿病性肾病的风险。

慢性肾脏病家族史

近亲中有患此病的人群本身患慢性肾病的风险较高。[9] 目前认为,其机制部分是由于对特定疾病状态的易感性,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病和 Alport 综合征,也有可能是由于对肾小球综合征的易感性,例如 IgA 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24] 结节病和 Sjogren 综合征等可能会引起肾小球性或肾小管-间质性慢性肾脏病。

男性

男性相较于女性患病风险更高。[25]

肾脏损伤的机制并不清楚,但目前认为可能是与肾小球和系膜细胞相互作用的性激素有关,其对炎症介导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类型的吸引作用,其结果均可导致肾脏损伤和瘢痕形成。[26]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因为类风湿性疾病和止痛目的而长期使用抗炎症性止痛药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有关。[27][28] 非甾体抗炎药和此前的非那西丁均曾被报道可引起止痛药性肾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